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度尿道尿道缺损长,阴茎弯重,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高,本文就重度尿道术中阴茎弯的矫正、尿道成形术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在理解重度尿道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尿道下裂 阴茎下弯 尿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中心数据研究近端型尿道的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国内15家儿童临床中心首诊治疗且随访数据完整的近端型尿道5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矫正阴茎弯后尿道开口位于阴茎近端196例、阴茎阴囊交界处132例、阴囊147例、会阴74例。按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TIP术式占9.5%(52/549)、Onlay术式占4.7%(26/549)、Duckett术式占59.2%(325/549)、Duckett+Duplay术式占5.5%(30/549)、Koyanagi术式占9.7%(53/549)、分期术式占11.5%(63/549)。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阴茎长度平均3.68 cm;阴茎头长度平均10.5 mm;阴茎头宽度平均10.5 mm;尿道缺损长度平均3.52 cm。阴茎弯平均57.5°。尿道缺损长度及阴茎弯度数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IP术式组中88.5%的尿道板弹性良好。尿道板弹性及平整度各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49例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43.7%(240/549),其中TIP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0.8%(16/52),Onlay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8.5%(10/26),Duckett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52.9%(172/325),Duckett+Duplay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40%(12/30),Koyanagi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30.2%(16/53),分期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22.2%(14/63)。6组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近端型尿道治疗难度大,一期术式术后并发症率发生率30.2%~52.9%。需根据阴茎的具体条件严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近端型尿道,当尿道板平整度及弹性差或合并重度阴茎弯时,不能应用TIP术式,需选择横断尿道板的术式,当尿道缺损长且阴茎弯严重时,可选用分期术式。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 阴茎下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复肾上肾输尿管膨出合并肾或对侧肾膀胱输尿管反流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重复肾上肾输尿管膨出合并肾或对侧肾膀胱输尿管反流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9例,就诊年龄7个月至9岁,平均2岁。重复肾左侧13例,右侧6例,双侧5例,上肾输尿管膨出左侧15例,右侧9例,无双侧,合并肾膀胱输尿管反流左侧13例,右侧9例,肾及对侧2例。泌尿系统感染17例,影像学检查发现6例,间断腹痛1例。上半肾无功能者22例行重复肾上半肾切除术;上半肾积水但有功能者2例,行上下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上肾输尿管膨出切除上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结果22例半肾切除患儿中19例患儿获得随访,3例失随访,术后下半肾反流消失11例(含对侧反流1例),减轻3例,反流无缓解无临床表现2例(术前Ⅳ级随访4个月,术前Ⅴ级随访2年),3例术后反流未消失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保留上肾2例中,行上下输尿管吻合者术后4个月,无临床症状,尚未复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行上肾输尿管膨出切除上下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复查反流消失无临床症状。结论重复肾上肾输尿管末端膨出合并肾或对侧肾膀胱输尿管反流上半肾发育不良无功能多见,上半肾无功能时行上半肾切除,术后11例下半肾反流消失,3例因反流未消失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再次行手术。上半肾功能良好者行保留上半肾行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或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 标签: 肾疾病 重复肾 输尿管膨出 膀胱输尿管反流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