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白内障手术撕囊过程应用环形撕囊的临床效果,进而寻求一种简单、实用、经济的撕囊器械来解决白内障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问题。方法选取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1768例(2005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科研对象,分为环形撕囊组(826眼)与常规撕囊对照组(1018眼)、囊膜染色组(吲哚氰绿16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比观察环形撕囊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中的撕囊效果。结果环形撕囊组826眼均获得满意的撕囊效果,术中囊膜均无放射状撕裂,且角膜切口小,术后眼部反应轻;囊膜染色组161眼其中136眼完成连续环形撕囊,25眼在染色过程中前房内气泡逸出导致前房塌陷,且93眼手术过程中发现角巩膜隧道切口、侧切口以及虹膜隐窝不同程度的染色,术后角膜水肿较环形撕囊组明显;常规撕囊对照组1018眼其中852眼完成连续环形撕囊,166眼在撕囊过程中囊膜出现放射性撕裂,撕囊不规整,撕囊过程中出现"冒烟现象"影响撕囊。环形撕囊明显优于囊膜染色组和常规撕囊对照组,与各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白内障手术的撕囊过程的应用使撕囊变得简单容易,在不扩大原主切口的情况下能保证环形撕囊的标准,同时不会出现前囊膜口放射,无临床并发症,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环形撕囊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