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TDAVF)所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2020年3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短期内先后发生双侧基底节区出血的TDAVF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并对文献报道的TDAVF所致脑出血的病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男性,33岁,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幕孔区存在动静脉瘘,由右侧脑膜垂体干、双侧脑膜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经瘘口形成由脑膜静脉-上矢状窦或乙状窦两条途径引流。对患者行栓塞手术治疗,术后DSA见瘘口消失。随访1年,患者临床好转且未再出现脑出血。总结2021年3月30日前国内外报道的有临床和影像详细资料且表现为脑实质出血的TDAVF患者共4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7.2岁,男女比例约3∶1。脑出血发生于幕上的患者17例(41%),幕下24例(59%)。幕上脑出血部位多集中在枕叶和丘脑。DSA检查显示该组患者中有36例(88%)动静脉瘘属于Borden Ⅲ型或Cognard Ⅳ型。29例(71%)患者通过单一治疗方式达到瘘口闭合,另外12例(29%)患者采取多次介入或多种外科干预治疗。37例(90%)患者经DSA证实达到解剖治愈效果,39例(95%)患者病情好转预后良好。结论TDAVF可导致基底节区出血,应引起临床医生关注。伴有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病因未必是高血压,需要积极筛查其他可能的病因,早期确诊和干预治疗对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栓塞,治疗性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CA)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小脑综合征,抗Homer蛋白3(Homer3)抗体阳性的ACA十分罕见。文中报道1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患者,55岁男性,主因“头晕、行走不稳22 d”就诊,血清及脑脊液检测结果示抗Homer3抗体阳性,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症状好转。通过对该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报道的复习,分析抗Homer3抗体阳性AC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加深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小脑共济失调 自身免疫 Homer3蛋白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型 Shank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