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妇产科2018年8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异常妊娠产妇中随机选取80例,随机分组后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其中对照组4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产妇则予以整体护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SAS、SDS)差异。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的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差异无意义[实验组:(44.32±3.15)分、(41.97±3.55)分;对照组:(44.18±3.23)分、(41.79±3.29)分](t=0.1963、P=0.8449;t=0.2352、P=0.8147),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53.45±5.27)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52.19±5.0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以康复手册、微信、电话随访、同伴支持的方式向患者提供院外持续健康照护。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的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146.48±7.1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90±5.3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9.82±9.66)分、(64.66±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率高于对照组[94.34%(50/53)比81.13%(43/5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2/53)比15.09%(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遵医率,减少抗凝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原发灶切除组(85例)和原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原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 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 CI为0.400~0.847)。原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原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原发灶切除组和原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 P<0.001)。确诊至原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原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原发灶切除组(85例)和原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原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 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 CI为0.400~0.847)。原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原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原发灶切除组和原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 P<0.001)。确诊至原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原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前列腺电切除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2019年1 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膀胱痉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9(22.5%)要显著低于对照组18(45.0%),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痉挛率12(30.0%)也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4(6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列腺电切除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膀胱痉挛,应用价值显著可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前列腺电切除术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治疗的88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营养护理干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浆白蛋白(ALB)以及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的变化,同时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ALB为(37.5±2.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9±2.3)g/L,MQSGA评分为(11.2±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总评分分别为(64.6±7.2)分、(63.7±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6.1)分、(55.2±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营养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糖控制 营养状况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静脉治疗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集的70例静脉治疗的患者,随机抽签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普通组应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静脉治疗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急诊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n=53)和常规组(n=54)。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工作投诉事件和护患纠纷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投诉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显著,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1]。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骨科接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在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安全隐患护理中[2],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运用。

  • 标签: 骨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的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经χ2检验,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VA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应用在桡骨远端骨折中,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中医临床路径 VAS评分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03月-2021年03月所纳入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72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实行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比较应用成效。结果 参照组肺功能指标低于观察组;对比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临床实践心得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气管插管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规范组42例。结果:2组咽拭子培养结果和口腔黏膜破损/溃疡情况比较:规范组插管后3d和7d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和口腔黏膜破损/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腔清洁度评分比较:规范组插管后3d和7d口腔清洁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规范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7%,3/42)显著低于对照组(28%,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P<0.05)。结论:综上所述,实施规范化口腔护理,可有效改善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后口腔健康状态,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口腔护理 临床 实践心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针对80例本医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分数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1)宫颈炎患者护理前负面情绪分数经检测无明显的统计学相关差异,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分数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炎 心理护理 负面情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管理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月-6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100名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体检者的受检时间;体检者对体检效率、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在体验中的主动服务、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维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受检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对体检效率、护理人员态度以及在体检中的主动服务、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缩短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的受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 标签: 问题为导向管理 健康管理中心 体检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现状,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工作的护理人员360例,收集护理人员基本资料,采用中文版护士职业环境量表和马斯勒倦怠量表评估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倦怠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职业环境总分为(79.12±11.56)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护理领导者的能力及管理方式为(13.67±1.56)分、高质量的服务基础为(27.36±3.31)分、医护合作为(8.24±1.49)分、护理人员参与医院事务为(22.74±3.97)分及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为(11.32±1.96)分。职业倦怠量表中总分为(71.97±11.64)分,个人成就感[(24.53±5.68)分]处于低水平,情感衰竭[(34.37±3.23)分]、去人格化[(15.61±2.03)分]处于较高水平。护理人员职业环境总分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5),与护理人员的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随着医学事业发展,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在中等水平,其职业倦怠感也处于中等水平,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因此,医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环境,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环境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留置尿管后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预防尿路感染护理效果。方法:观察对象设置为我科老年前列增生留置尿管患者54例,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1月--2021年7月之间,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采用预防尿路感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满意度、尿路感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常规组和干预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对照中,常规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低于干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x2=13.456,p=0.011),两组有差异。结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留置尿管后行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尿路感染发生率低,该方式可推广。

  • 标签: 老年前列腺增生 护理干预 尿路感染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