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丝氨酸水解家族1(FSH1)蛋白在犬小孢子菌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以前期构建的犬小孢子菌FSH1质粒及载体pCAMBIA-LR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模板,PCR扩增FSH1基因及EGFP基因;同时利用SnaBI/KpnI对pCAMBIA-LRP-EGFP质粒双切获得载体DNA,将扩增的EGFP基因克隆至切好的载体DNA中获得EGFP表达载体;将扩增的FSH1基因及EGFP基因克隆至切好的载体DNA中获得融合载体Ptrcp-FSH1-EGFP-Ttrcp。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用重组质粒转化犬小孢子菌,使融合基因FSH1-EGFP在真菌通用启动子(Ptrpc)和终止子(Ttrpc)调控下在犬小孢子菌中整合型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成功构建根癌农杆菌转化系统及犬小孢子菌EGFP表达载体;融合基因FSH1-EGFP在犬小孢子菌中获得整合型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FSH1-EGFP融合蛋白的荧光信号呈颗粒状或团块状集中于犬小孢子菌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结论FSH1-EGFP融合蛋白成功定位于犬小孢子菌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为进一步明确犬小孢子菌FSH1基因的功能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小孢子菌属 丝氨酸蛋白酶类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犬小孢子菌 FSH1 亚细胞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7月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设定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含41例患者。对照组仅采用阿替普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联合舒血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应用NIHSS进行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的分数分别为(16.08±2.21)、(16.21±3.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6.43±1.61)、(10.54±2.14),(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舒血宁 联合疗法 阿替普酶溶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PHG)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试验组肝硬化患者110例,其中肝炎肝硬化77例,酒精性硬化18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9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6例。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20例。全部参与对象检查胃黏膜状态诊断PHG,其中肝硬化不合并PHG组59例为实验组1,肝硬化合并轻度PHG31例为实验组2,肝硬化合并重度PHG20例为实验组3。检测实验组、对照组及不同类别硬化病例血清中PGⅠ、PGⅡ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比对,血清PG数据根据正态分布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分析。结果:对照组组血清PGⅠ水平(183.39±62.15)均高于实验组1(159.87±52.72)、实验组2(82.33±33.60)、实验组3(84.65±35.19)(P<0.05);实验组1血清PGⅠ(159.87±52.72)水平高于实验组2(82.33±33.60)、实验组3(84.65±35.19)(P<0.05);实验组1(16.98±5.10)和对照组血清(22.63±6.17)中PGⅡ水平均高于实验组2(13.26±4.26)、实验组3(12.14±4.10) (P<0.05);对照组血清中PGⅡ水平(22.63±6.17)高于实验组2(13.26±4.26)(P>0.05);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中PGⅠ、PGⅡ值中位数值递减;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G水平比较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GⅠ和PGⅡ能较好的评估胃黏膜分泌功能,可初步预测肝硬化PHG的形成,依据两者含量水平对不同病程的肝硬化门脉高压胃病进行评估和临床治疗。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高压胃病 血清胃蛋白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