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究延续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依从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就诊的慢阻肺患者74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37例,延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戒烟依从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肺功能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帮助患者戒烟,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阻肺 戒烟依从性 肺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其治疗依从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慢性病患者,共计164例,登记时间范围介于2018年03月-2019年03月之间。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82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另外82例设为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使其治疗依从得到更为明显的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慢性病患者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安全及有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 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6.67%;上述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而且治疗有效值得肯定。

  • 标签: [ ] 甲巯咪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放置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老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入院日期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PH值。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PH值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放置戊酸雌二醇治疗老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阴道 戊酸雌二醇 老年阴道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对话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利用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英语的理解、记忆,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融入式、情景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对话实践,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英语学习是本论文将要阐述的重点,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有效的掌握英语、使用英语,塑造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新模式。

  • 标签: 小学英语 对话教学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阴道炎患者的有效及对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阴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另外39例给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炎症指标(包含有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1β、TGF-β1和MCP-1均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实施纳米银抗菌水凝胶疗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指标,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 阴道炎 有效性及 炎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U儿童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与连续有创动脉压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PICU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行心肺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45例)、失败组(13例)。对比两组患儿心肺复苏时的PETCO2与有创动脉压水平及二者间相关。结果从5~30min,成功组患儿PETCO2、有创动脉压均不断升高,30min后呈平稳状态;失败组患儿PETCO2、有创动脉压则在心肺复苏时有过短暂升高并急速降低,30min后未监测到相关数值。心肺复苏5、10、20、30min时,成功组PETCO2均比失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20、30min时,成功组有创动脉压均比失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不同节点PETCO2值与创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结论在预测患儿心肺复苏结果上可将PETCO2、有创动脉压作为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PICU 儿童 心肺复苏 持续呼气末CO2分压 连续有创动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