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实习对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差异的感知和态度,为科学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以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毕业年级的护理本科实习为研究对象,设计开放式问题,线上收集学生的书面回复,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本科感知到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差异的5个主题:隐性护理知识的渗透、操作内容的差异、思维和观念的转变、临床效率与操作规范的矛盾、技能训练效果的提升。结论学生感知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护理操作的差异来自多个方面,且学生对差异的理解在个体之间存在不同,护理教育者应为学生安排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并重视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教育,护理 临床能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养老机构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市43所养老机构的1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某市养老机构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总分为(144.72±21.76)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法律伦理素质为(3.60±0.50)分,得分最低的维度是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为(2.24±0.65)分。结论:某市养老机构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处中等偏上水平,但仍需提高,建议养老机构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加强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以全面提高养老机构护士老年护理核心能力。

  • 标签: []护士 老年护理 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住院期间分娩,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产妇均护理至出院。出院时,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产妇产后并发症及胎儿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及产妇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护理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预见性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住院期间分娩,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产妇均护理至出院。出院时,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产妇产后并发症及胎儿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及产妇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护理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预见性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并发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急性心肌梗塞病人(n=10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50人,前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分诊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分诊时间和急诊留观时间,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2.13±0.48)min、(10.04±2.37)min,和对照组(3.25±0.56)min、(13.69±2.98)min相比更短(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0%,和对照组84.0%相比更高(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的数据2.0%,和对照组12.0%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用急诊护理路径,抢救效果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效果也更好。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塞 分诊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宗旨在于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治疗,并探讨实施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对此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高于B组,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赋能理论指导下的自我护理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的168例住院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癌痛三阶梯止痛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赋能理论指导下的自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成人素质希望量表评分以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维度、成人素质希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理论指导下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够提高癌痛患者应对疾病的积极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肿瘤 疼痛 赋能理论 自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银屑病护理中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而找到最佳的对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择符合条件的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发生器随机的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n=40)患者在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而对照组(n=40)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临床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银屑病护理 个性化 可行性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