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筑能耗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消耗之一,其中采暖空调占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二。解决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优化城市供暖研究,提高供暖系统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减少供暖中的热量损失,有效实现节能目标,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建筑采暖 供热系统 优化
  • 简介:摘要: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1.10%,其中北方采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22.91%左右。集中供热行业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同时我国提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其中供暖碳排放占运行碳排放的近70%(居住建筑)和43%(公共建筑),是建筑碳中和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国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基于此,对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集中供热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 热平衡
  • 简介:摘要:伴随着建筑节能有关举措的不断推进,国家先后颁布并落实了JGJ26-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以及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当前建筑围护结构具有的热工性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供暖系统水力失调状况也由此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热力管网水力平衡状态对供暖系统实际运行效果起到直接影响,也被视为节能运行的根本。基于此,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集中供热 二级网 水力平衡 调节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煤炭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集中供热如何减少环境污染且有效提高供热效率,为提供更好的供热环境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供热管网设计是影响供热效率的关键因素,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供热效率和供热水平,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 标签: 热水供热管网运行 安全隐患 防范
  • 简介:摘要机电通信技术为高速公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支持,其中新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水平,同时为高速公路相关各个单位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保障。所以,对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将大大促进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

  • 标签: 高速公路 机电通信系统 新技术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也日新月盛,随之而来的是只增不减的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城市中唯一连接地下和地表面的路面井盖也不断增多,如果井盖一旦遭到破坏或缺损,井内的设施就会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受到破坏。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城市对于井盖的管理不完善,因井盖引起的事故也不断发生,对人员和车辆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本次项目是制作出一种智能井盖,要对每一块井盖进行编号,根据井盖的不同要求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利用传感器来检测井盖状态。例如:在燃气井盖下安装甲烷传感器,在雨水井盖下安装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在电力井盖下安装温度度传感器。每隔一段时间利用无线通讯设备将检测数据传送到管理员的系统监测APP中,如果井盖内部出现状况,就会立即发出声光警报。此装置可以随时检测井盖的状况,减少相应的管理成本,提高维护效率,也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智能井盖 倾角传感器 声光警报
  • 简介:摘要: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新时期继电保护安全性问题威胁系统稳定运行。文章对影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软硬件、人员、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电气自动化 继电保护 安全性 自动化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应用系统化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研究(时间:2020.1-2021.1),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值得推荐与运用。

  • 标签: 系统化健康指导 心理护理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乳腺病变内部与周围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因素预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1)及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心2)接受诊治的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CESM图像资料。中心1纳入83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80(49±12)岁,以Python软件中的“train_test_split”函数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667例)和测试集(168例);中心2纳入49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均为女性,年龄34~70(51±8)岁。分别从所有患者CESM图像的病变内部区域(ITR)、病变周围5 mm及10 mm区域(PTR 5 mm、PTR 10 mm)及病变内部联合周围5 mm及10 mm区域(IPTR 5 mm、IPTR 10 mm)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方差过滤、SelectKBest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选后分别建立ITR标签、PTR 5 mm标签、PTR 10 mm标签、IPTR 5 mm标签、IPTR 10 mm标签。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对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性与恶性有意义的影像组学标签及临床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BI-RADS 4类乳腺病变良性与恶性的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净获益及校准能力。结果基于ITR标签、PTR 5 mm标签、PTR 10 mm标签、IPTR 5 mm标签、年龄、BI-RADS 4类亚分类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集、测试集及外部验证集中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恶性与良性的AUC分别为0.94、0.92和0.9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在训练集、测试集及外部验证集中预测BI-RADS 4类乳腺恶性病变的概率和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在训练集、测试集及外部验证集中净收益较好。结论基于CESM乳腺病变内部和周围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良性与恶性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