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磁场(CMF)治疗对界面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将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的24只成年新西兰雄兔建立髌骨部分切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只):治疗组术后给予CMF治疗(30 min/d),对照组予以假治疗(设备关机状态)。术后12周收获髌骨-髌复合体标本行组织学、影像学和生物力学检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CMF治疗能明显促进愈合界面、纤维软骨的形成和成熟。影像学检测发现治疗组面积、长度、矿化含量、骨密度和显微形态学参数等量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拉断实验显示,治疗组的横截面积、拉断负荷、极限强度、拉断能量等力学性能指标[(29.58±4.55) mm2、(229.2±59.4) N、(8.27±1.21) MPa、(0.478±0.149) J]明显高于对照组[(21.25±3.33) mm2、(154.2±40.9) N、(6.57±1.16) MPa、(0.268±0.140) J,t=3.619、2.547、2.484、2.516,P<0.05]。结论CMF治疗能明显促进界面损伤后修复。

  • 标签: 骨腱界面 组合磁场治疗 生物物理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胫骨下段、距、跟及中间楔梗死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报道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胫骨下段、距、跟及中间楔梗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方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明确,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3个月出现胫骨下段、距、跟及中间楔多发梗死。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胫骨下段、距、跟及中间楔梗死较少见,可能与激素、化疗药物、患者体质、原发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相关。磁共振成像是诊断早期梗死的首选检查。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前列地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0),2组患者均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分别采集2组患者晨空腹静脉血3 mL;治疗第7、14天,采集患者引流袋中引流液5 mL,离心取上清液,移入已消毒的Eppendorf管中,密封,冻存于-80 ℃低温冰箱,并于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时取部分肉芽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分别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14天血液中降钙素原和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的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肉芽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腐胺含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降钙素原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治疗第7、14天,观察组降钙素原分别为(0.61±0.46)、(0.30±0.28) ng/mL,低于对照组(0.93±0.47)、(0.49±0.2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2.15,P=0.03、0.04);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7.13±2.13)、(28.78±1.90) g/L],高于对照组[(25.48±2.66)、(25.48±2.6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3.18,P=0.04、<0.01)。观察组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86.30±5.82)、(106.97±6.44) μmol/L,浓度高于对照组[(65.64±5.76)、(84.80±9.1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7、9.25,P值均小于0.01);VEGF含量分别为(123.04±11.76)、(240.15±38.85) pg/mL,浓度高于对照组[(85.09±6.72)、(129.57±17.2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2、11.74,P值均小于0.01);观察组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腐胺浓度为(0.63±0.08)、(0.22±0.08)mg/L,低于对照组[(0.81±0.09)、(0.41±0.0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4、-12.15,P值均小于0.01);取材的肉芽组织中RAGE为37.1±6.76、17.17±5.54,表达低于对照组(52.94±8.72、38.00±5.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7.95,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0%,对照组为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29)。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前列地尔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其机制与前列地尔促进血管内皮分泌一氧化氮、VEGF,加速创面腐胺清除,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的同时抑制RAGE表达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前列地尔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自拟中药定痹胶囊治疗中老年人常见膝性关节炎方法选择80例膝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分别服用自拟定痹胶囊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疼痛较重者加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关节腔积液较多者抽取积液,两组患者均注意在治疗期间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2例,好较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对照,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定痹胶囊治疗膝OA优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和以后更多病例观察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中西医治疗 自拟定痹胶囊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抗生素水泥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60例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抗生素水泥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疼痛缓解情况等指标。结果:接受抗生素水泥治疗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感染率显著降低,疼痛缓解效果较好。同时,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生素水泥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慢性创面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抗生素水泥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60例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抗生素水泥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疼痛缓解情况等指标。结果:接受抗生素水泥治疗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感染率显著降低,疼痛缓解效果较好。同时,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生素水泥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慢性创面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膝关节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5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内减少活动及关节承重,均行关节腔穿刺注射玻璃酸钠液,每周1次,连续5周。结果本组56例经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38例在注射第1~2周显效,11例在第3~5周显效,7例无明显改善。结论玻璃酸钠对膝关节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治疗有效。

  • 标签: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硫化铜(CuS)/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的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仿生骨膜作为新型血管化组织工程薄膜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GO与CuS/GO纳米片分别复合PVA/CMC基底薄膜后,设为PVA/CMC/GO组、PVA/CMC/CuS/GO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观察并分析骨膜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另外设立PVA/CMC组(仅有PVA/CMC基底薄膜)与空白对照组(无材料)。在体外细胞水平上通过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分别检测CuS/GO纳米片浓度为0、50、100、200、400、800 μg/mL的PVA/CMC/CuS/GO薄膜)、活/死细胞染色、溶血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细胞迁移和成管实验评价材料成血管作用;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染色评估成分化作用;免疫荧光染色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细菌平板计数法与抑菌圈法评估骨膜抗菌作用。结果PVA/CMC/GO组和PVA/CMC/CuS/GO组的骨膜材料基底薄膜表面光滑平整,复合薄膜表面呈不规则片状凸起。生物安全性实验显示浓度为100 μg/mL CuS/GO纳米片的复合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成血管分化实验提示PVA/CMC/CuS/GO组的HUVEC细胞迁移率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VA/CMC/CuS/GO组的细胞成管面积与长度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体外成分化实验显示PVA/CMC/CuS/GO组的MC3T3-E1细胞的ALP与茜素红染色定量分析均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PVA/CMC/CuS/GO组免疫荧光染色ALP与Ⅰ型胶原的荧光强度,RT-qPCR成基因ALP、BMP-2、钙素、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菌实验显示PVA/CMC/CuS/GO组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与抑菌圈直径均显著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合GO与CuS/GO纳米片的PVA/CMC薄膜材料兼具理想的生物相容性与抗菌性能,可促进体外成血管与成分化,尤其是具有成血管成耦合功能的PVA/CMC/CuS/GO抗菌骨膜材料,有望为感染性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 标签: 纳米复合物 仿生材料 骨膜 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