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有效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化发展进程,就要全面推动城轨车辆运作管理,提升交通运输质量,为了探究城轨车辆技术的实际发展特征,我们以快速重载运输的发展趋势为基础,从城轨车辆的运行速度、牵引系统、车体材料、车辆模块化设计以及生产、制动模式等多方面详细的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城轨车辆设计生产的实际现状以及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后期我国的城轨车辆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快速重载运输趋势 城规车辆技术 发展特征
  • 简介:【内容摘要】  在信息化浪潮的当今社会,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关注“深度学习”,但是我国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理论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助力,才能加深对“深度学习”的认知。

  • 标签: 深度学习   概念  特征   
  • 作者: 邵池 孙宇新 于琛 张新 李霁 徐凯 曹剑 王怡宁 黄慧 徐作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心律失常为首要和主要表现的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诊并规律随诊的4例累及心脏的结节病患者资料,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42~58岁,平均51岁;分析其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转归。结果4例患者均以心律失常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就诊:1例为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频发室性早搏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在心律失常的诊断过程中,发现胸部CT异常而同期诊断了呼吸系统结节病;1例在心律失常5年后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发现胸部CT异常诊断呼吸系统结节病。4例患者均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组织、病理证实为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性炎。2例患者接受心肌灌注延迟成像核磁共振检查,均有典型的心脏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3例患者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证实心脏受累。4例患者均经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病情控制,2例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结论不明原因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的中老年患者需要考虑到心脏结节病的可能。建议常规行胸部CT筛查;而对于疑诊患者建议完善心脏增强核磁和(或)PET检查来明确诊断心脏结节病的诊断;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效。

  • 标签: 结节病 心律失常 心脏结节病 呼吸系统结节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肯塔基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情况、耐药水平及分子特征。方法对2010-2020年分离的22株肯塔基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全基因组测序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组岛和耐药基因识别。采用PFGE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2株菌对8~22种抗生素耐药,尤其是对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等都表现为超高水平的多重耐药。21株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阳性。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22株肯塔基沙门菌均为ST198,携带SGI1-K基因组岛。所有菌株均有耐药基因tetA、sul1、qacE,喹诺酮耐药决定区gyrA基因存在2个突变位点(S83F、D87 N)、parC基因存在3个突变位点(T57S、S80I、T255S)。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blaCTX-M-55、blaCTX-M-14b、blaTEM-141、blaTEM-206、blaTEM-209、blaTEM-214、blaTEM-1B)、氨基糖甙类耐药相关基因[aac(3)-Id、aac(3)-IId、aac(6')-Iaa、aadA7、aadA17、aph(3')-Ia、aph(3'')-Ib、aph(6)-Id、rmtB]以及floR、dfrA14、mphA和qnrS1等基因在不同年代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PFGE图谱分析显示,22株菌株之间相似性>85%,与全球广泛传播的ST198-X1流行株高度同源,在传播扩散过程中,耐药谱和PFGE图谱都发生了变化,分为两大聚类簇。结论北京市流行的肯塔基沙门菌为多重耐药的ST198-X1-SGI-1K国际流行株,自2016年以来保持低水平流行,引起散发感染病例和聚集性腹泻事件。对氟喹诺酮类、ESBL和阿奇霉素等耐药严重,应加强多重耐药肯塔基沙门菌的监测。

  • 标签: 肯塔基沙门菌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21年北京市霍乱弧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霍乱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2015-2021年分离到的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实验;对收集的霍乱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北京市2015-2021年共分离76株O1群霍乱弧菌(来源分别为人源性61株、环境涂抹10株和水产品5株),包括68株小川型菌株和8株稻叶型菌株,其中6株为O1群小川型菌株ctxAB基因阳性,均分离自散发病例。PFGE结果显示,76株分为33种带型。北京市2015-2021年共报告霍乱疫情38起,以散发疫情为主(92.11%,35/38);累计报告病例45例,6-9月占97.78%(44/45)。北京市有9个行政区报告霍乱病例,朝阳区和昌平区分别占42.22%(19/45)和31.11%(14/45);霍乱病例的年龄分布在19~63岁,44例病例均出现腹泻症状,1例临床症状不详。腹泻次数为3~9次/d的占84.09%(37/44)。临床症状中,出现黄色稀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的分别占95.45%(42/44)、68.18%(30/44)、40.91%(18/44)和36.36%(16/44)。结论2015-2021年北京市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以O1群小川型为主,PFGE带型多样;北京市有9个行政区报告霍乱疫情,以散发为主,6-9月为疫情高峰。

  • 标签: 霍乱弧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特征
  • 作者: 陈茹萱 刘湘宁 邵池 黄慧 胡伟江 徐凯 李霁 张新 徐作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起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AI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以IPF起病的14例AID-ILD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55~87(69.7±9.1)岁。总结诊疗过程以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确诊IPF后规律随访,因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进一步筛查发现AID:气短加重7例、发热6例,镜下血尿5例,关节肿痛4例,关节痛、晨僵、肾功能不全2例。最终诊断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6例,抗蛋白酶3抗体(PR-3)-ANCA阳性1例,抗环瓜氨酸肽阳性7例。在最初诊断为IPF阶段,7例接受抗纤维化药物治疗,5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1例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后加用抗纤维化药物,1例患者未接受药物治疗。诊断AID-ILD后,1例继续吡非尼酮治疗,其余均加用了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调整治疗方案后,13例患者病情均好转或稳定。结论IPF患者出现发热、镜下血尿以及关节炎的相关表现时,需要警惕AID-ILD可能,尤其是ANCA相关性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ANCA相关性血管炎-UIP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UIP;加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使其获益。

  • 标签: 寻常型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肺纤维化 类风湿关节炎 ANCA相关性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