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氏烧山火"手法对寒湿痹证患者的局部及循经远端穴位皮肤表面温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寒湿痹证患者,在固定室温条件下,行"金氏烧山火"针刺治疗,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后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人体测温仪、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观察曲池与合谷穴,足三里与冲阳穴局部皮肤表面温度变化。结果行"金氏烧山火"针刺手法后,上下肢穴位局部皮肤表面温度均不同程度升高,且留针1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最高。①上肢:曲池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P<0.05),合谷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针刺即刻(P<0.05);曲池针刺即刻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合谷穴(t=3.793,P=0.034)。②下肢:足三里针刺即刻、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P<0.05),冲阳留针15 min、留针30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分别高于针刺前、针刺即刻(P<0.05);足三里针刺即刻皮肤表面温度高于冲阳穴(t=3.794,P=0.034)。结论"金氏烧山火"手法可升高寒湿痹证患者局部及循经远端穴位的皮肤表面温度,具有明确的临床热效应。

  • 标签: 烧山火 寒湿痹证 热感 穴,曲池 穴,合谷 穴,足三里 穴,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