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癌且行保乳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手术者48例(腔镜组),行开放保乳手术者54例(开放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美容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估。2组患者间手术时间、美容效果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10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相应单孔法腔镜保乳或开放保乳手术,其中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84.2±76.2) min,开放组手术时间为(127.8±68.4) 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3, P<0.001)。术后2个月进行美容效果评估:腔镜组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11.2±0.8)分比(9.1±0.9)分,t=6.407, P<0.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皮肤坏死、活动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2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充气法单孔腔镜保乳手术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可以较开放保乳手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乳房切除术
  • 简介:摘要减重代谢外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种手术方式不断出现,设计理念包括缩短有效小肠长度减少营养吸收、缩小有效胃容积减少摄食量以及缩短有效小肠长度联合缩小有效胃容积。绝大多数的手术方式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临床结局不佳而被淘汰,尤其是单纯缩短小肠有效长度的手术方式。一种新手术方式可否成为推荐的标准手术方式,需要经过临床前论证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试验、临床推广和正式推荐4个阶段,并在各阶段不断收集实验和临床结局资料,以客观、科学地评价该手术。目前所有的手术方式中,经过这4个阶段评价并获得多数国家级专业学会推荐的减重代谢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袖状胃切除术(SG)、Roux-en-Y胃旁路术(RYGB)、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ADI-S/SIPS)和胃内球囊治疗技术。此外,单吻合口胃旁路术(MGB/OAGB)也获得国际肥胖及相关疾病外科联合会(IFSO)的认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西方国家专业学会立场及现有临床证据,笔者建议:我国可将SG和RYGB作为重点推荐、SADI-S/SIPS作为一般性推荐、MGB/OAGB和BPD-DS作为谨慎推荐的手术方式。国内尚无胃内球囊产品及胃镜下缝合产品,因而对胃内球囊治疗技术及胃镜下手术方式不进行评价。其他的手术方式或者因已遭淘汰,或者临床证据依然不足,也不进行评价。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外科 减重手术 手术方式 科学评价
  • 简介:摘要影像学检查的选择是否合理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基于循证医学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即针对临床诊疗需求(某一特定疾病、综合征等诊断或评估),影像科与临床科室医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意愿,共同慎重评价某种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选择的合理性。必要性是前提,合理性是核心,证据质量评价是基石,循证医学方法是重要手段。评估成果将形成系列标准,以指南方式呈现,为临床医师针对临床诊疗需求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通过影像科和临床科室医师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影像学检查的临床适用性评价体系,保证临床诊疗流程的合理化、规范化,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影像医学 证据推荐评估、开发与评价分级标准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Ⅲ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术后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手术的134例AEG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2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5.1∶1;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62.1岁。主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和3年总体生存率,次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随访方式主要以门诊、电话等方式开展。随访期间,患者需要接受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腹部CT检查以及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评估疾病情况,随访期至2020年1月。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逐步法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OR=4.341,95%CI:2.498~7.545,P=0.000)、肿瘤大体类型(OR=3.626,95%CI:1.425~9.228,P=0.007)及脉管内癌栓(OR=2.888,95%CI: 1.106~7.544,P=0.030)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Ⅱ/Ⅲ型AEG患者均易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其中以第1、2、3、4、7、11组淋巴结为主。Ⅲ型AEG患者易出现第5、6组淋巴结转移,而其在Ⅱ型AEG中转移率低。与Ⅲ型AEG相比,Ⅱ型AEG易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以第110和111组淋巴结为主,转移率分别为7.1%和3.0%。3年随访发现无淋巴结转移(82.1%比46.1%,P=0.046)和接受辅助化疗(60.6%比39.4%,P=0.007)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体类型和脉管内癌栓是影响AEG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AEG患者远期预后差,但是辅助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腺癌 危险因素 随访研究 预后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2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5∶1,平均年龄62岁(32~82岁)。主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风险和残留癌风险,次要研究指标为3年、5年总体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5.3,95%CI:3.762~546.250,P=0.003)、侵犯深度(OR:3.965,95%CI:1.1019~15.432,P=0.047)、组织学类型(OR:9.455,95%CI:0.946~94.482,P=0.049)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OR:10.675,95%CI:1.840~61.932,P=0.008)和水平切缘(OR:9.341,95%CI:1.470~59.346,P=0.018)是影响残留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侵犯至T1b-SM1,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以及女性,肿瘤侵犯至T1b-SM2,无论病理类型,均出现淋巴结转移。当水平切缘阳性,无论浸润形式如何;以及浸润形式为INF-c,无论水平切缘如何,均出现残留癌。生存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者3年(100%比60%,P<0.001)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25%,P<0.001)均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无残留癌者3年(100%比80%)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62.5%)显著优于有残留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性别、侵犯深度、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和水平切缘是影响残留癌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和无残留癌的早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残留癌出现的患者。因此,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E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部分患者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追加外科手术以期改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转移 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 补救手术 多因素分析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3D技术的发展,3D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良好的深度知觉和空间定向力有助于术者进行解剖结构辨认以及精细操作,然而在手术体验方面仍存在眩晕、视觉疲劳方面的问题。在手术治疗效果方面,3D腹腔镜暂未显现出颠覆性的优势,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随着科技的发展,3D腹腔镜的技术缺陷正在逐步完善,未来能否在结肠癌手术领域中成为主流,仍然值得期待。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3D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RR13基因表达量与结直肠癌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在奥沙利铂药物作用下PRR13基因表达高低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在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TCC)常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筛选出2株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通过慢病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构建PRR13沉默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进行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实验,本研究将稳定转染包含沉默PRR13基因序列shRNA慢病毒的结直肠细胞模型定义为沉默组,将稳定转染慢病毒空载体的结直肠细胞模型定义为对照组。PRR13基因沉默后,奥沙利铂的半抑制浓度(IC50)变化,然后使用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凋亡实验,比较组间PRR13表达量及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关系。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相同细胞模型IC50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相同时间点,沉默组IC50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相同浓度作用的同类细胞模型中,沉默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W620沉默组(22.50%)比SW620对照组(11.35%),SW480沉默组(13.63%)比SW480对照组(4.59%)],沉默组活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模型[SW620沉默组(76.0%)比SW620对照组(87.2%),SW480沉默组(74.5%)比SW480对照组(89.3%)]。结论沉默PRR13基因可以降低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奥沙利铂药物耐药性,化学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抗药性,肿瘤 细胞凋亡 PRR13基因 耐药机制 奥沙利铂
  • 简介:摘要细胞内微RNA(miRNA)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而细胞外miRNA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用途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有研究证实某些胞外miRNA的水平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相关。文章从循环中肿瘤特异的胞外miRNA的产生途径、检测方法、化疗反应预测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体液中miRNA的检测是标志物研究中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但是循环miRNA主要来源于血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一些血流量较高的器官,肿瘤特异的miRNA表达信息容易被掩盖,仍然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实验流程和加大样本量来提高相关研究的说服力。

  • 标签: 肿瘤 细胞外液 微RNAs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虽然结直肠疾病的手术治疗进展较慢,但借助于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的进步,中国结直肠外科亦得以快速发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的"等待与观察"策略、机器人结直肠外科手术等仍然是近年来结直肠外科的热点议题。笔者结合全国性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建设以及临床研究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同道们梳理结直肠外科的发展脉络,共谋中国结直肠外科的发展。

  • 标签: 结直肠外科 规范化 数据库登记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保肛手术是目前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热点。尽管保肛手术保留了肠道的解剖连续性,但患者术后功能及生活质量能否达到满意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证实。现有的研究显示,保肛患者术后1个月多项功能及症状评分较术前明显恶化,而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并接近术前水平,在1年左右基本稳定。患者术后功能变化情况与患者相关因素、肿瘤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和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1)在患者相关因素中,年龄<70岁患者的角色功能、性功能相对较差,而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则相对较好;男性患者在性功能、社会功能下降相对明显。(2)在肿瘤相关因素中,肿瘤位置较低的患者排粪功能较差,进展期较早期肿瘤患者额外增加化疗治疗及副作用影响。(3)在治疗相关因素中,患者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排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下降相对明显;预防性造口使患者角色功能、身体形象、性兴趣恶化;放化疗治疗使患者味觉改变、胸闷等化疗相关症状评分恶化。(4)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吻合口漏患者术后排粪功能、心理状态在近期明显下降;重度直肠前切综合征及泌尿生殖系统障碍患者的总健康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交功能下降。总体来说,保肛手术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改变是可接受的。在该阶段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和治疗,以期提高患者术后的功能及生活质量。另外,由于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解读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具体及全面的评价工具来评价直肠癌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腹部磁共振(MR)检查定量分析减重代谢手术患者腹腔内/皮下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以期为肥胖相关疾病风险的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依托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手术临床资料与生物样本数据库,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施行减重代谢手术的570例患者、837例次上腹部MR检查结果,分析腹腔内/皮下脂肪显示的最优序列,计算患者扫描的各典型层面[椎间盘腰(L)1~L2(L1~L2)、L2~L3等]显示率以及肝脂肪含量测量成功率。结果腹腔内/皮下脂肪显示的最佳序列是可变肝脏加速容积采集序列的脂像图(Fat LAVA-Flex)。患者L1~L2水平的显示率为93.1%(779/837),L2~L3水平的显示率为43.7%(366/837);常规扫描视野的检查,L1~L2有14.6%(114/779)以及L2~L3有16.7%(61/366)不能完全显示皮下脂肪,但扩大扫描视野(50 cm×50 cm)可完整显示。所有基于最小二程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DEAL-IQ)的质子密度脂肪分量(PDFF)图中均能够测量肝脂肪含量(100%,837/837)。MR可明确诊断在检查中偶然发现的胆囊结石、肝囊肿、肝血管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多种病变。结论上腹部MR对于开展肥胖相关疾病风险预测、手术方式的选择能够提供客观依据;并宜在基于腹腔内/皮下脂肪及肝脏脂肪含量的临床研究中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减重代谢手术 代谢综合征 临床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χ2=12.192, P=0.002)、AJCC分期(χ2=17.038, P=0.001)、手术入路(χ2=6.105, P=0.047)、术后血清癌胚抗原水平(χ2=10.081, P=0.001)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χ2=6.736, P=0.009)均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AJCC分期(Wald =8.104, P=0.044)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Wald=7.656, P=0.006)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JCC分期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病理学,临床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广泛应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微创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以及肿瘤分子标志物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直肠癌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精准医疗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于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必要性的争议愈发引人注目,其包括与新辅助治疗的关系,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指征、范围及神经保护等多个方面。作为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重要治疗手段,直面争议,增加侧方淋巴结清扫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是当务之急。

  • 标签: 直肠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新辅助放化疗 精准医疗
  • 简介: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的更新和临床研究的进步,结直肠外科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的"等待观察"策略、机器人结直肠外科手术等问题仍然是近年来结直肠外科的争议热点。同时,三维成像、4K分辨率、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临床中的应用也给结直肠外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机遇。通过开展相应的临床研究,获得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更加规范化,才是切实提高结直肠外科治疗效果的根本方法。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术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54.3岁,范围为28~70岁,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于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之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美容效果。结果30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平均门诊随访22.5个月,范围为2~43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转移;2例(6.67%)出现皮肤烧伤,6例(20.00%)原位形成实性结节;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6.67%(26/30)。结论射频消融术应用于保乳手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射频消融术可改善保乳手术的术后美容效果,提高局部控制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射频消融 新辅助化疗 保乳手术 局部控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超声造影辅助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及标记前哨淋巴结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吲哚菁绿作示踪剂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前,在超声造影辅助下进行前哨淋巴结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并使用蓝色染料标记针吸的淋巴结。观察并比较术前穿刺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腋窝评估效果。结果超声造影下显示了3枚前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未见转移。吲哚菁绿示踪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出7枚淋巴结,均未见转移。术前超声造影下标记的前哨淋巴结能够在手术中识别并完全切除。结论早期乳腺癌超声造影辅助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及标记前哨淋巴结技术有可能替代传统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论证此项技术。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超声检查,介入性 活组织检查,细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LUT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126例青年男性,其中就诊于代谢减重门诊的肥胖患者74例,纳入试验组;于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代谢(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激素(雌二醇、血清睾酮),C反应蛋白(CR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体重指数和LUT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UTS与各临床变量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收缩压[(144.30±15.78) mmHg比(125.96±6.11) mmHg,P<0.001)]、舒张压[(89.46±12.76) mmHg比(81.35±4.58) mmHg,P=0.001]、空腹血糖[(6.73±3.15) mmol/L比(5.26±1.47) mmol/L,P=0.016]、胰岛素[(26.60±19.09) mg/dL比(13.43±7.68) mg/dL,P<0.001]、C肽[(4.20±1.73) ng/mL比(1.59±0.52) ng/mL,P=0.001]、甘油三酯[(2.42±1.88) mg/dL比(1.45±0.79) mg/dL,P=0.007]、雌二醇[(52.32±21.77) ng/L比(42.11±12.19) ng/L,P=0.023]和CRP[(6.49±4.96) mg/L比(1.62±1.53) mg/L,P=0.037]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0.55) mg/dL比(1.06±0.26) mg/dL,P=0.669]和血清睾酮[(275.00±100.68) ng/dL比(280.28±85.52) ng/dL,P=0.823]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IPSS[(3.81±1.88)分比(0.69±0.30)分,P<0.001]和QOL评分[(2.76±0.68)分比(0.12±0.08)分,P<0.001],以及更高的LUTS风险[86.49%比42.31%,P<0.001],尤其是中度LUTS风险(21.62%比0,P=0.01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与中度LUTS风险显著相关(r=0.407,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C肽是青年肥胖男性人群出现中度LUTS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P=0.009、0.029、0.0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11、0.003)。结论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中度LUTS风险明显增加,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症 前列腺增生 男性 下尿路症状
  • 简介:摘要食管裂孔疝分为4型,其中Ⅰ型滑动疝最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但是对于此类功能性手术,需要兼顾疗效和神经保护。因而对术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故临床医师有必要掌握迷走神经解剖学走行及其与周围脉管系统的关系,明确保留迷走神经的必要性,为食管裂孔疝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食管裂孔疝术中迷走神经保护及解剖学走行作一简述。

  • 标签: 疝,食管裂孔 迷走神经 解剖学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在诸多癌症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该类药物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全面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对于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其代表药物派姆单抗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尚未批准任何此类药物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将会是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大焦点。

  • 标签: 胃肿瘤 免疫疗法 药物疗法,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