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鲁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临床特征和感染指,为布鲁菌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零医院收治的187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诊断方法、基础疾病和并发症。以200例非细菌感染者作为阴性对照,对187例布鲁杆菌病患者感染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心粒细胞百分比(N%)]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187例布鲁杆菌病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55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9.00 ± 12.23)岁,本地区年发病率为36/100 000。诊断方法中病原菌培养、血清学诊断和临床诊断分别为27%(51/187)、44.92%(84/187)和40.46%(76/187),病原菌培养以血培养为主24.6%(47/187),平均培养时间为(80.86 ± 20.46)h,且血培养阳性瓶全部为需氧瓶。入组187例布鲁菌病患者常见基础疾病有糖尿病(8.57%、16/187)、乙型肝炎(9.09%、17/187)和胆囊炎(12.83%、24/187);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腰椎病变(49.20%、92/187)、颈椎病变(10.70%、20/187)和膝关节病变(8.02%、15/187)。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WBC、NEU%、PCT和CRP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03、0.444、0.414和0.703;当CRP ≥ 1.965 mg/ml时,敏感性为0.589,特异性为0.676。结论布鲁杆菌感染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可通过临床特征、微生物学培养、血清学检测和CRP检测等手段诊断,常并发骨关节病变,需避免漏诊。

  • 标签: 布鲁菌病 布鲁杆菌 血培养 骨关节病变 感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