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患者均存在停经史,多表现为阴道出血。B超现实前壁下段肌层存在团状物,彩超显示团块周围存在彩色血流信号。患者经治疗均全部出院。结论对于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在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针对性治疗,并加强诊断力度,减少误诊率。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 疤痕妊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于剖宫产手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子宫肌瘤剔除组中;另选同期于我院行一般性剖宫产术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就其各阶段的出血情况、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等各项内容展开讨论分析。结果①子宫肌瘤剔除组产妇平均手术用时69.7min,超过对照组手术时长近11.5min,组间对比具有差异,P<0.05;②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长、各阶段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长、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患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于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避免二次手术以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超声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1年11月96名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均实施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分析,经腹部超声检出瘢痕妊娠80例,经阴道超声检出瘢痕妊娠83例,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联合检出瘢痕妊娠93例。经对比,联合检查对瘢痕妊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将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检出效能更为明显。

  • 标签: 超声应用 妊娠诊断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在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产妇100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助产组与剖宫产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阴道助产组产妇分娩方式为阴道助产术;剖宫产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将两组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和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发生因素数据差异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剖宫产组脐带、胎盘因素明显高于阴道助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数据差异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在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均有一定作用,在胎儿窘迫发生后,需尽早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结束分娩,以改善围产儿预后,减少死亡率。

  • 标签: 阴道助产术 剖宫产 足月妊娠 第二产程 胎儿窘迫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护理和配合。方法总结32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的护理及配合方法。结果32例患者均圆满完成手术,无1例出现压疮、灼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54min,平均出血量82ml,术后第2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护士对器械使用和性能的掌握、处置和维护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全切除术 护理配合
  • 作者: 张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4
  • 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妇科妇瘤二科  河南新乡  45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46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3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下肢血流速度与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术后6h的疼痛评分不具有差异性,但观察组术后72h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下肢血流速度(股静脉、胴静脉、胫后静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下肢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满意度与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治疗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从而促进康复进程。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子宫肌瘤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 重度子痫前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联合社会支持,探讨分析其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和社会支持与围手术期护理联合的护理方法,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睡眠质量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联合社会支持,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成效,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适合运用到临床护理中。

  • 标签: 社会支持 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 胃肠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取 2015年 4月 -2017年 3月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 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采用 CA7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患者手术前、后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率为 96.67%与对照组 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前凝血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 PT、 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 FIB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