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治区(简称内蒙)农村集中式供水氟化物含量达标情况及分布规律,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2018年,在内蒙77个旗(县、)分别设立836、947、1 033、1 068和1 099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每年于每个监测点的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等水样,检测氟化物含量,根据时间、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类型(出厂水和末梢水)、水处理方式(常规处理、沉淀和过滤、仅消毒、未处理)、区域[东部(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和赤峰)、中部(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和锡林浩特)和西部(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阿拉善)]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ArcMAP 10.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14-2018年,分别采集水样3 251、3 671、4 058、4 087和4 395份,氟化物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69、0.70、0.69、0.64和0.66 mg/L,氟化物年达标率分别为80.31%(2 611/3 251)、81.83%(3 004/3 671)、83.14%(3 374/4 058)、85.91%(3 511/4 087)和84.57%(3 717/4 395)。不同年份氟化物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48,P < 0.01),且氟化物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41.140,P < 0.01)。丰水期和枯水期氟化物达标率分别为83.36%(8 128/9 750)、83.29%(8 089/9 7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0,P > 0.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氟化物达标率分别为83.55%(6 583/7 879)、83.17%(9 628/11 57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5,P > 0.05)。不同水处理方式氟化物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14,P < 0.01),常规处理和仅消毒处理氟化物达标率较高,分别为95.51%(404/423)、94.44%(986/1 044);未处理氟化物达标率最低,为81.75%(13 073/15 991)。东部、中部、西部氟化物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56,P < 0.01),其中东部达标率最高,为89.17%(7 337/8 228);中部最低,为74.67%(5 391/7 220)。可视化结果显示,阴山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中部氟化物达标率明显偏低。结论2014-2018年内蒙农村集中式供水氟化物达标率逐年上升,降氟改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水质氟化物达标率偏低,主要分布于阴山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中部。建议当前防控重点应由"全局把控"过渡到"精准控氟",还需从政策落实和技术革新两方面针对氟污染重点区域实施治理工程,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 标签: 氟化物 农村 集中式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