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从实景体验、案例搜集及剧本编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等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进行培训。评估两组护士对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能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能等。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3、0.175、0.230、0.640、0.683、0.330、0.205,均P>0.05),两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t≥4.461,均P<0.05),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99.52±4.14)分比(85.20±5.02)分,(8.96±1.37)分比(7.03±1.28)分,(8.95±1.11)分比(7.05±1.06)分,(19.25±2.36)分比(17.69±1.58)分,(19.37±2.07)分比(17.58±2.04)分,(28.56±4.24)分比(23.52±2.89)分,(9.88±1.08)分比(8.09±1.01)分,t=11.004、5.147、6.189、2.746、3.079、4.911、6.053,均P<0.05]。结论理论知识培训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带教模式可以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景体验、案例收集及情景模拟演练和个人心得汇报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科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更加适合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 标签: 在职培训 病人模拟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护理教育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场景案例”模拟培训对急诊急救护士核心能力和应急能力以及急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工作的护士40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场景案例”模拟培训,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和应急能力,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管理能力[(34.37±2.36)分]、评判思维[(27.68±2.02)分]、教育咨询[(22.18±3.30)分]和专科发展能力[(13.27±2.22)分]评分均高于培训前[(28.35±2.38)分、(20.17±2.28)分、(18.27±3.17)分、(9.27±2.37)分](t=11.360、15.593、5.404、7.790,均P<0.05),但培训前后法律伦理和沟通协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4、0.707,均P>0.05)。护士抢救设备应用[(88.27±7.02)分]、患者转运[(78.36±6.02)分]和团队配合[(75.52±5.02)分]考核评分均高于培训前[(70.47±6.38)分、(71.11±5.47)分、(60.58±4.26)分](t=11.868、5.637、14.351,均P<0.05),但心肺复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5,P=0.240)。培训前急诊和重症患者每月抢救成功率为71.43%(110/154),低于培训后的86.25%(138/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4,P=0.001)。结论“场景案例”模拟培训可提高急诊急救护士核心能力和应急能力,增加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教育,继续 病人模拟 护理实践模式 疾病影响 急诊处理 急救 护理 护士 医院,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联合预防式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以及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心内科治疗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评估联合预防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60.61%(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4/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4,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97%(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3,P<0.05)。观察组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09%(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3,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护理风险评估联合预防式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护理 危险性评估 降低风险行为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门诊随访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列的团体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持续4个月。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测评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境领域两组得分均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团体积极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积极心理护理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