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突出度(IPP)在基层医院前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5例前列增生并行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IPP<5 mm组及IPP≥5 m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指标的差异。结果IPP≥5 mm组患者术前平均Qmax较IPP<5 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P≥5 mm组患者术前平均IPSS评分及平均RUV均较IPP<5 mm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以及RUV、Qmax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IPP≥5 mm组患者,术后Qmax提升幅度、RUV减少量、IPSS评分下降范围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H患者的临床症状、RUV与IPP长度呈正相关,Qmax则与IPP长度呈负相关,IPP≥5 mm的BPH患者手术疗效更显著。IPP操作简便且廉价,患者接受程度高,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 膀胱出口梗阻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67例行全腹腔镜脾脏切除(total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TL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10例:无门静脉高压症,TLS使用一级脾蒂离断法;B组13例:无门静脉高压症,TLS使用二级脾蒂离断法;C组20例:有门静脉高压症,TLS使用一级脾蒂离断法;D组24例:有门静脉高压症,TLS使用二级脾蒂离断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和住院时间C组高于A组,D组高于B组(P<0.05);住院总费用,手术损伤、术后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的总发生率C组高于A组和D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门静脉高压症是TSL的危险因素,但不是手术禁忌,无门静脉高压症的TSL两种脾蒂离断方法均是安全可行的,有门静脉高压症的TSL二级脾蒂离断法或两种脾蒂离断法的联合使用较单一的一级脾蒂离断法更加安全可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微创保胆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于2020.5-2021.5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微创组(n=40,手术方式为微创保胆手术)及腹腔镜组(n=40,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微创组及腹腔镜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微创组中出血量相较于腹腔镜组更少,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较于腹腔镜组更短,并发症发生率(10.00%)相较于腹腔镜组更低(30.00%),P<0.05。结论 与腹腔镜胆囊切除相比,微创保胆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及饮食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在胆囊结石治疗中具有显著价值,建议采纳。

  • 标签: 并发症 胆囊结石 微创保胆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后吻合口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7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243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512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80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34例,女509例;平均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25~89岁。所有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情况。(2)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将P<0.10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情况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情况:1 2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直肠癌前切除。1 243例患者,219例行预防性造口,1 024例未行预防性造口。1 243例患者中,7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632%(70/1 243)。其中A级漏19例[27.1%(19/70)],B级漏15例[21.4%(15/70)],C级漏36例[51.4%(36/70)]。(2)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方式、中出血量、病理学M分期是影响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χ2=8.518,6.548,10.834,4.501,P<0.05)。将P<0.10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男性、中出血量≥100 mL是影响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250,1.949,95%可信区间为1.281~3.952,1.142~3.324,P<0.05)。预防性造口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449,95%可信区间为0.201~1.001,P<0.05)。行预防性造口和未行预防性造口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分级影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行预防性造口患者术后C级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4.3%(1/7),未行预防性造口患者术后C级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5.6%(35/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0,P<0.05)。结论男性、中出血量≥100 mL是影响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造口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保护因素。对于男性、中出血量较大患者,建议行预防性造口,从而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 标签: 直肠肿瘤 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性别 术中出血量 预防性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直肠癌术后前切除综合征(A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ARS腹泻型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的单样本试验,给与针灸治疗治疗15次。比较治疗前后wexner腹泻评分,大便次数,E0RTC生命质量测定评分。结果:经过15次针灸治疗后,患者wexner腹泻评分下降,大便次数减少,E0RTC生命质量测定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前切除综合征 ARS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痔动脉结扎结合HCPT治疗混合痔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50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5)接受痔动脉结扎治疗,观察组(n=25)接受痔动脉结扎结合HCPT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阶段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动脉结扎结合HCPT治疗混合痔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痔动脉结扎 HCPT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鼻内窥镜一种微创医疗检查器械,具有良好的照明,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可以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细,并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无法达到的区域,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良好的功能性手术,其导光性强、多角度、视野大,可直接窥视到鼻腔的许多重要部位(如各个鼻窦开口、各个沟、鼻窦内部的隐蔽狭窄处)及鼻咽部的细微变化,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也改变了鼻科多年来一人手术其他人都无法明视,学手术全靠自己“悟”的弊瑞。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疾病的预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中隔偏曲 术前 术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隐匿型膀胱肠道瘘不易被发现,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医务人员需提高对它的认识,以求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隐匿型膀胱肠道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讨论其病因学、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隐匿型膀胱肠道瘘在行膀胱镜时可用输尿管导管试插瘘口可疑部位,再注入适量造影剂,然后摄片,如造影剂进入肠腔即可确诊。在治疗上手术为首选,切除病变肠管,严重者需行膀胱修补。结论CT结合膀胱镜虽是确诊膀胱肠道瘘的首选检查,但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综合考虑仍至关重要。

  • 标签: 隐匿型膀胱肠道瘘 克罗恩病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经临床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10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67.6%(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20.6%(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即传统组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前者接受传统方法处理,后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ERAS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VAS评分等均短(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前炎性反应指标无差异,术后均明显降低,且ERAS组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予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术后疼痛轻,炎性反应也轻,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疝气患者通过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传统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观察组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或较少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1.54%,P<0.05。结论:对于疝气患者通过运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加快术后恢复和减轻手术创伤。

  • 标签: 疝气 无张力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胆道全覆膜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2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WallFlex)置入和40例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通畅时间、堵塞率、再干预次数、总费用等临床资料。结果ERCP操作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92/92),金属支架组和塑料支架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2%(49/52)和75.0%(30/40)(χ2 =6.89,P<0.01)。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个月比7.2个月,χ2=0.25,P>0.05)。金属支架组中位通畅时间较塑料支架组明显延长(182.0 d比84.0 d,P<0.01)。两组胰腺炎(χ2 =0.2,P>0.05)及胆管炎发生率(χ2 =0.2,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金属支架组发生堵塞的概率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7.8%(4/51)比25.0%(10/40), χ2 =5.25,P<0.05],在再次干预次数方面,金属支架组要明显少于塑料支架组(0.06次比0.38次,t=2.91,P<0.01)。塑料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在总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956.1元比44 851.5元,t=1.84,P=0.07)。结论ERCP下全覆膜金属支架置入对于不可切除的远端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在通畅时间及再次干预次数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塑料支架。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黄疸,阻塞性 胆道肿瘤 全覆膜金属支架 塑料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MDT讨论,筛选出临床T分期(1-3)期患者80例,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其中20例患者参加术前新辅助。根据是否保留LCA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不保留LCA,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研究组中保留LCA,低位结扎IMA,比较两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时保留LCA,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淋巴结清扫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孕期严重心脏病(SHD)孕妇剖宫产分娩同期实施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1例剖宫产分娩同期实施心脏手术的晚孕期SHD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母、儿妊娠结局。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22027X)。结果①分娩时,21例SHD孕妇年龄为(30.8±4.0)岁、人体质量指数(BMI)为(25.0±5.6) kg/m2;分娩孕龄为(32.5±3.5)孕周,足月分娩为6例(28.6%);分娩22例新生儿,新生儿出生身长为(45.1±3.9) cm,出生体重为(2 342.0±727.3) g,生后1、5及10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4±2.5)分、(9.0±1.0)分和(9.6±1.0)分;新生儿存活率为100.0%(22/22)。②21例孕妇SHD类型中,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心包积液与心脏扩大分别为13例(61.9%)、7例(33.3%)、6例(28.6%)与5例(23.8%);13例(61.9%)为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90.5%)为心功能分级≥Ⅱ级者;18例(85.7%)≥2种SHD。③21例SHD孕妇剖宫产分娩同期由多学科团队(MDT)实施心脏手术式为8种,心脏手术持续时间为(369.8±100.6) min,中出血量为1 157.4 mL(750.0~1 550.0 mL);心肺转流(CPB)时间为(139.0±45.1) min,术后存活率为100.0%(21/21)。结论对于晚孕期SHD孕妇,由MDT于剖宫产分娩同期实施心脏手术可行,可为围生期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妊娠并发症,心血管 心脏病 妊娠末期 心脏外科手术 妊娠结局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局部麻醉药在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乳腺良性肿瘤(BI-RADS 2-3级)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行改良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0.4 g+罗哌卡因0.2 g+肾上腺素0.5 ml)局部浸润麻醉后超声定位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微创手术疗效。结果40例患者共发现69个肿块,均顺利微创切除。其中9例(双侧乳房多发肿物)出血量>15 ml,未影响手术操作;8例出现轻度的皮肤瘀血,2例出现血肿,经过细针抽吸、加压包扎等措施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患者对于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治疗满意度均较高;术后随诊乳腺超声均未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行乳腺良性肿物微创旋切中麻醉效果佳,且术后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麻醉,局部 微创旋切 超声检查 Encor真空辅助活检系统
  • 简介:摘要食管裂孔疝分为4型,其中Ⅰ型滑动疝最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但是对于此类功能性手术,需要兼顾疗效和神经保护。因而对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故临床医师有必要掌握迷走神经解剖学走行及其与周围脉管系统的关系,明确保留迷走神经的必要性,为食管裂孔疝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食管裂孔疝中迷走神经保护及解剖学走行作一简述。

  • 标签: 疝,食管裂孔 迷走神经 解剖学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该手术的技巧方法和经验教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患者均为青年男性,睾丸胚胎癌根治术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体位采用健侧斜侧卧位+轻度折刀位,穿刺孔取脐旁为观察孔,常规取3个机器人操作手臂及2个助手孔,手术范围为标准清扫范围,清除所有患侧腹膜后淋巴组织。结果手术成功完成,中出血100~250 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相对难度高,手术体位和穿刺孔的选择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其精准和灵活的操作可以使患者明显受益,对交感干、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腔静脉及其分支的保护优于普通腹腔镜。

  • 标签: 非精原细胞瘤 机器人 腹腔镜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根治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行ICC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45~72岁。57例患者中,36例中采用整块融合淋巴结清扫方式,设为观察组;21例中采用常规淋巴结清扫方式,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中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并发症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中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肝段切除数(<3段、≥3段)分别为(218±53)min,(266±24)mL,(21±9)min,5、31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7±45)min,(270±23)mL,(19±8)min,2、1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30,0.774,0.590, χ2=0.004,P>0.05)。(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阳性淋巴结百分比分别为(11±3)枚、16.58%(66/398),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2)枚、6.80%(7/103),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54,2.148,P<0.05)。(3)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Ⅴ级并发症,胆汁漏,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胃瘫分别为35、1例,6例,1例,8例,0;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9、2例,3例,1例,1例,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情况,胆汁漏,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6,0.000,1.870,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胃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情况:5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6个月(8~42个月)、66.7%;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个月(5~39个月)、38.1%,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53, χ2=5.317,P<0.05)。结论ICC根治采取整块融合淋巴结清扫有利于增加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 标签: 肝肿瘤 肝内胆管癌 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检出数目 术后 生存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