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王章陵著,台湾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副标题为《辩证的中道论》,于2004年5月出版;下册副标题为《辩证的符号逻辑学》,于2005年3月出版.

  • 标签: 《周易思辨哲学》 王章陵 中国 历史观 辨证逻辑
  • 简介:牟宗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全书共13.8万字,是当代新儒家之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于香港新亚研究所讲授《周易》课程的记录。该书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其名为《周易》,分为二十一讲,讲于1992年;后半部分讲《系辞传》,共九讲,讲于1973年。前半部其主要内容是对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彖传和《系辞传》中部分内容之义理的阐发。牟先生在儒家道德形上学的独特学术视野之下,由《易传》中“几”的观念讲起,指出《易经》占卜最重要的是看几,“几”这个观念就是采取最开始最具体最动态的观点看,是气化之妙。继而在第三讲到第十一讲中,指出乾坤两卦分别代表了两个基本的原则即“创生原则”和“终成原则”,儒家道德形上学的义理规模在乾坤两卦的《彖传》中被表现出来,尊乾而法坤是中国文化的纲领,即以乾之创造性原则为纲领,取法于坤,做道德的实践功夫,最终达成天道性命的贯通。进而牟先生对《系辞》中蕴具着即内在即超越的儒家智慧的章节作了阐释,从第十二讲到第十八讲,详细的疏解了《系辞·上传》第五章,指出只有从所以然的向度才能了解道,而道不仅是朱熹所讲的理,它也是心,也是情,也是神,具有活动的意义,该章表现的是心体、性体、道体通而为一的纵贯系统;又指出《系辞》中的“神”具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从气化的巧妙上讲,不具有超越的意义,一个是从运用之妙上讲,具有本体的意义。;最后第二十一讲,分析了《说卦传》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命”的两层含义,一为“天命不已”之命,一为命运之命。后半部分主要讲解的是《系辞·上传》,与前半部分内容前后相承、条理一贯,兹不赘述。总之,该书充溢着牟先生深邃独特的哲思,对研究牟氏易

  • 标签: 周易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道德形上学 《周易》 《系辞》 创造性原则
  • 简介:本文立足于哲学视域,对《周易》诠释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一,在《周易》的性质问题上,认为从发生意义上看,它是一部卜筮之书;从内涵意义上看,其意蕴精微广大,乃天人之学;从历史发展来看,它自身有一个学术品格转换、提升、发展的历程。其二,初步揭示了占筮中所具有的哲理意蕴,指出占筮与《周易》的天人整体之学之间有甚深之诠释关系,占筮所蕴具的天地人物一体融通的终极境域乃是易学无穷意义的来源。其三,认为深入挖掘文本,澄清《周易》的表达方式,乃是易学研究的基础,就此本文主张回到《易传》以开显易学活的精神,辞、变、象、占四圣道的确立为解读《周易》精微之蕴开辟了道路。

  • 标签: 周易 诠释 卜筮之书 终极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