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检验的方法和技术开始向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然而,先进的方法和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在实验室人员良好的操作素质的基础上,这给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几个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对策,希望能够促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升。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给当今的医学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都需要医学检验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可以说,在医学临床工作的开展当中,医学检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结果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有着直接的影响,想要让医学检验质量得到保障,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与解决对策。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单位收集的 50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进行分析与了解。结果:经过分析得知,在 500份样本中,有 120份是在样本收集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分析前误差的发生,其中涉及到了采集前准备工作不完善、样本采集与采集后发生问题,还有部分样本是因为试剂与设备因素导致分析前误差。结论:在医学检验分析之前需要多方面分析,减少误差因素的发生,提高检验准确性。 【关键词】医学检验;误差因素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检测 CRP( C 反应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的影响价值,了解腹泻发生的原因。 方法: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86例和健康体检儿童 86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将 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设为 β组;将 86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 α组。 2组均检测 CRP、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探究 2组受检者 CRP水平值、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并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结果: β组受检者 CRP水平值( 51.36±17.13) mg/L、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 11.42±2.14) g/L,相比 α组的( 7.58±1.64) mg/L、( 9.17±1.13) g/L( P<0.05)。 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腹泻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所致腹泻患儿共 56例,占比 65.12%,明显高于抗生素等药物的因素以及真菌感染因素导致的比例( P<0.05)。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检测CRP、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的影响价值显著,合并腹泻的原因主要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因素、真菌感染因素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 CRP( C 反应蛋白)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4月来我院体检的 100例健康人群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人群分别接受手指末梢采血及肘前静脉采血,采用手指末梢采血的称为对照组,采用肘前静脉采血的称为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标( P< 0.05),两组间血常规检验中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结果的差异明显,采用肘前静脉采血的检验结果稳定性更好,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采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比较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思路。方法:收集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时间段,接受血常规检验的贫血病人 85例的临床资料,设为 β组,收集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时间段,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 85例的临床资料,设为 α组。探讨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红细胞计数 RBC水平值、血红蛋白浓度 HGB水平值、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水平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 H水平值 。结果: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β组贫血病人红细胞计数 RBC水平值( 2.09±0.11) 10^12/L、血红蛋白浓度 HGB水平值( 92.07±1.08) g/L,相比 α组的( 4.09±0.47) 10^12/L、( 141.39±1.91) g/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β组贫血病人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水平值( 114.65±1.34)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 H水平值( 33.71±1.42) pg,相比 α组的( 93.39±1.71) fL、( 27.55±0.18) pg而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思路和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贫血 血常规检验 疾病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血尿酸水平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的 60例非高血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进行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检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计算后 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经过检测可知,老年高血压患者与血脂、血尿酸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血尿酸水平检测利于对患者的病情分析,并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能够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血脂 血尿酸 高血压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检测分析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35例脂肪肝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受试者 3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学、肝功指标。结果:观察组受试者平均 ALT、 AST水平分别为( 343.47±10.32) U/L、( 341.19±12.65) 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9.30±39.77) U/L、( 46.41±9.33) U/L, P< 0.05。观察组受试者平均 TC、 TG水平分别为( 6.95±0.11) mmol/L、( 3.13±0.33) 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5.81±0.08) mmol/L、( 2.20±0.08) mmol/L, P< 0.05。结论:血清学指标、肝功指标明显上升是脂肪肝患者共有表现,此类检验可作为脂肪肝预防诊断重要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血清学指标 肝功能 脂肪肝 诊断
  • 作者: 张兆仪 1 舒海英 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5-06
  • 出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医学临床专集》2019年第39卷12月
  • 机构:1.北京市通州区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北京通州 101300 2.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北京大兴 1026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临床结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 99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 99例,采用显微镜手工法检验;研究组 99例,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在尿蛋白、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方面的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尿蛋白阳性率 16.16%、白细胞阳性率 14.14%、红细胞阳性率 16.16%、方面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率 15.15%、白细胞阳性率 16.16%、红细胞阳性率 14.14%相比,虽然组间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生化指标,临床检验结果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检测便捷性及效率方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更优,在临床检验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手工法 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