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猕猴α疱疹病毒1型,又称为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是一种在猕猴中广泛流行的疱疹病毒。猕猴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人感染后病死率约为80%。2021年4月,我国发现首例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病例,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管理措施,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有效地处置了该起疫情。本文结合我国首例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措施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的风险评估和疫情应对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手段,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国内本土病例的动态"清零"和对病毒经物品传播风险的深入认识,"人物同防"已成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环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监测成为常态化防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然而,由于新冠疫苗接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环境监测屡屡出现"假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扰。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对核酸检测方法、环境核酸污染来源、鉴别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供处理相关疫情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环境 核酸检测 鉴别 处置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应对中,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疫苗接种有效的减少了接种人群的感染、住院和死亡,但由于全球接种水平不均衡、疫苗犹豫、疫苗对新毒株保护水平下降等原因,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未来一段时间联合开展疫苗接种和NPIs仍是控制疫情传播的主要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药物干预措施 疫苗
  • 作者: 张奕 肖利力 潘阳 郑阳 张代涛 王全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 海关总署(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100013,海关总署(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是流感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病,本研究旨在探索高血压流感患者住院结局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确诊流感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患有高血压者作为高血压组,无任何基础病者作为对照组,随访两组的治疗过程,比较治疗结局,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高血压对流感病例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流感住院病例120例,其中高血压组53例,对照组67例。高血压组对照组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72岁(IQR:66-79)和63岁(IQR:5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血压组对照组患者的治愈出院率分别为98.11%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分别为9天(IQR:8-14)和10天(IQR:7-12天),差异无统计学(P=0.26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相对于对照组流感病例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2,95%CI:0.56-1.19);随着年龄增大出院的风险比下降(HR=0.98,95%CI:0.97-1.00),即年龄大者住院时间长。结论高血压不是导致流感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出现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长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因素。

  • 标签: 流感 住院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巢式PCR方法,作为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补充,并探讨该方法在临床样本检测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基因保守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设计N、S基因引物,构建巢式PCR反应体系,N基因巢式PCR及产物测序用于定性检测,S基因PCR产物测序用于型别初步鉴定。检测梯度稀释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评价检测灵敏度,检测流感病毒和人冠状病毒OC43、229E、HKU1、NL63等样本评价其特异性。分别检测Ct值>33Ct值<33的各15份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样本,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建立的巢式PCR法可扩增出355 bp N基因片段及449 bp S基因片段的特异性条带,冠状病毒229E、OC43、HKU1、NL63、H3N2亚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样本无扩增条带。N基因片段最低检测限可达Ct值37.21。30份新冠核酸阳性样本中,巢式PCR检测的N基因阳性符合一致率达100%(30/30);S基因阳性符合一致率达60%(18/30)。28份样本N基因片段测序成功,BLAST新型冠状病毒相似性100%。12份样本S基因片段可获得位点突变特征结果。结论建立了可特异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巢式PCR方法,并可通过对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位点突变特征,可作为实时荧光PCR法的补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实时荧光PCR法 巢式PCR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基因rs12252多态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监测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446例和健康对照人群65例。提取呼吸道样本基因组DNA,使用Sanger测序法检测IFITM3基因rs12252多态性。结果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普通型病例中rs12252基因型分布频率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但重型病例中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60%的重型病例为C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健康人群。隐性遗传模型显示CC基因型个体比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新冠肺炎重型或危重型(OR=3.546,95%CI:1.084~11.595)。结论IFITM3 rs12252CC基因型会导致较高的新冠肺炎重症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变异 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