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2至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山东省20汽车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接触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汽车制造企业中,小型企业13,中型企业4,大型企业3;工作场所苯和甲苯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二甲苯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最大值为24.23 mg/m3,超标率为11.0%(16/146);作业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值为10.60 mg/m3,超标率为11.0%(8/73);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CSTE最大值为0.879 mg/m3,超标率为9.2%(11/120),作业人员锰及其化合物CTWA最大值为0.175 mg/m3,超标率为5.7%(4/70);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CSTE最大值为230.00 mg/m3,超标率为3.9%(2/51),作业人员二甲苯CTWA最大值为70.40 mg/m3,超标率为3.6%(1/28)。4 775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中,疑似电焊工尘肺38人(0.80%),疑似锰中毒27人(0.57%),疑似低浓度苯及苯系物慢性中毒31人(0.65%)。中、小型企业作业人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30/1 048)和4.51%(51/1 132)。不同规模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喷漆作业岗位的二甲苯接触水平超标较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焊接及喷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暴露 汽车制造企业 电焊烟尘 锰及其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 检测
  • 简介:摘要: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电力设施的完好、正常运行,是一切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为确保供电企业整体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加强供电企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并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做好各类电力设施故障的有效防范,不但可形成对社会生产生活安全稳定用电的有效保障,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供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文主要以供电企业电力设施保护为核心,围绕现阶段保护工作开展中所存在问题及具体防范措施展开详细讨论与分析,以期保证为广大用电用户所供应电力的安全可靠。

  • 标签: 供电企业 电力设施 保护工作 问题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