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用"飘逸"两字概括李白的诗风,既不符合李白的生活道路,也不符合李白的创作实践.细加考究,他之自然吐露感情,在各个时期,有着显著的不同风格.概括地说,出蜀前后主要是"飘逸"的;一入长安后主要是豪放的;而入长安后主要是于豪放之中时时发为幽愤和沉郁的慨叹,及至晚年流放夜郎就完全成为悽怆和悲壮了.

  • 标签: 李白 诗歌 风格 飘逸 豪放 幽愤和沉郁
  • 简介:盛唐社会的人生是诗化的;诗化的人生最具有哲学的意蕴,尤其像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就诗化地哲学地“栖息”在这样的国度里,并且创造了中国诗歌的时代高度,后世无以复制。李白的人生是诗化的,也是哲学的。哲学所关注的人生、宇宙和社会,在李白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张扬个性的超越自我,宗法自然的物我同一,批判现实的挥斥幽愤,追求理想的豪迈奔放。

  • 标签: 李白 哲学人生 诗意表达
  • 简介:《把酒问月》《古朗月行》《月下独酌(组诗)》三首诗,是李白明月意识最精美的典型代表,是李白与自然、人生最具温情的对话,其文化内核与《周易》息息相关。遍览李白的所有明月诗篇,我们所欣赏的不惟他的诗美,还有那宇宙情怀彰示出来的哲理;李白的明月意识正是他宇宙意识的诗意呈现,生活的,哲学的,易学的。这与唐代易学大盛有关。

  • 标签: 李白 明月 意识 生活 哲学 易学
  • 简介:《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是李白中惟一一首完整的记梦诗。说它惟一,是因为全诗与李白其他诗歌中有关言梦的语汇(据我统计共有八十多处)相比,从诗题到内容都是一“梦”到底的。说它完整,是因为全诗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组织结构形

  • 标签: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题思想 诗歌 意象 象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