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解剖虽然在国内兴起,但现在还只是初步建立了理论框架。解剖的""实际是指构成特定平面或称为"神圣平面"的"",因此不能把""之间的解剖就理解为解剖,解剖的目的也绝非是为了追求"微出血"和"零出血"。现阶段理论学说的多样化以及解剖名词的不规范,是阻碍解剖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剖的或层面始于胚胎期,但因为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旋转、融合等而失去了原来的解剖表现,从而模糊了临床对解剖的认识。笔者结合尸体解剖、手术观察和文献复习,还原了结直肠手术相关的来源和延续,并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为例,对"系信封"以及完整系切除等解剖核心内容进行了探讨。同时,从的整体性上阐释了重要术语的解剖学定义,以期规范解剖名词的使用。从胚胎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来理解的来源和构成,将有助于建立统一规范的解剖理论体系。

  • 标签: 解剖 术语 系膜 筋膜 盆腔
  • 简介:摘要解剖的理念虽然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微创外科,但对解剖结构的定义以及平面的建立仍存在争议,因而无法建立统一的解剖理论体系。本文通过胚胎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的研究,尝试从解剖系统、解剖要素和解剖机制三方面来论述结直肠手术解剖理论体系。建立统一的解剖理论体系,将有助于规范手术操作以及建立结直肠癌手术操作标准。

  • 标签: 结直肠手术 解剖 系膜 筋膜
  • 简介:摘要侧方淋巴结清扫作为直肠癌的一种治疗手段,一直因手术风险大、术后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而饱受争议。基于解剖的直肠癌侧方淋巴结"两间隙"清扫术采取由至间隙的手术方式,依据解剖标记,层面容易辨识,血管和神经定位明确,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手术方法可重复和模式化。与侧方淋巴结清扫相关的为泌尿生殖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壁筋膜;两间隙指Latzko直留旁间隙和膀胱旁间隙。在建立平面时,能够完成髂外淋巴结(No.293)、髂总淋巴结(No.273)以及腹主动脉分叉部淋巴结(No.280)的切除,而在间隙清扫时,能够完成髂内淋巴结(No.263)、闭孔淋巴结(No.283)、骶外侧淋巴结(No.260)以及骶正中淋巴结(No.270)的切除,可以依据病情需要,完成日本结肠直肠癌学会所规定的LD2或LD3侧方淋巴结清扫。本文基于对关键解剖的认识,概述侧方淋巴结"两间隙"清扫术的模式化操作。

  • 标签: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膜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