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提高桑黄药材质量控制,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桑黄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桑黄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芦丁对照品溶液在0.2mg~1.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1),回归方程Y = 15.246 X+0.0233,加样回收率在99.1%~100.7%之间,RSD为0.73%。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进一步香橼药材质量管理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后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提供评价指标。

  • 标签: 桑黄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内蒙古自治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精细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的所有自然村开展水氟调查工作,按不同供水方式(工程供水、理化改水、分散供水)采集居民饮用水水样。水氟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判定水氟是否超标。结果在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的36 625个自然村开展调查,其中,工程供水村24 682个,占67.39%;理化改水村2 610个,占7.13%;分散供水村9 333个,占25.48%。工程供水村、理化改水村、分散供水村水氟中位数分别为0.62、0.23、0.52 m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2 809.95,P < 0.001);水氟合格率分别为96.47%(23 810/24 682)、99.73%(2 603/2 610)、96.37%(8 994/9 333),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74,P < 0.001)。全区12个盟市均有水氟超标村,其中,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水氟超标村数较多(479、282个)。结论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均有水氟超标村,后续需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对水氟超标村进行规划管理。

  • 标签: 饮用水 改水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内蒙古自治区居民饮用水砷含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精细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 - 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的全部自然村开展水砷调查工作,按不同供水方式(工程供水、理化改水、分散供水)对居民饮用水进行采样。其中,工程供水:每个改水工程在枯水期、丰水期各采集1份出厂水;在工程覆盖的历史砷中毒病区/高砷暴露村采集1份末梢水。理化改水:每户理化改水的居民家庭采集1份水样。分散供水:在历史砷中毒病区/高砷暴露村,每户家庭采集1份水样;在历史水砷合格村,按照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1户居民家庭,每户家庭采集1份水样。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水砷含量,ArcGIS 10.2软件绘制水砷超标水样分布图。结果共采集水样90 455份,其中工程供水31 617份、理化改水2 702份、分散供水56 136份。工程供水、理化改水、分散供水水砷中位数分别为1.00、1.00、0.50 μ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 = 1 147.831,P < 0.05)。共检出486份水砷超标水样,检出率为0.54%(486/90 455)。其中,工程供水、分散供水水砷超标检出率分别为1.48%(469/31 617)、0.03%(17/56 136),工程供水水砷超标检出率高于分散供水(χ2 = 775.401,P < 0.05);理化改水无水砷超标水样检出。全区水砷超标检出率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巴彦淖尔市[15.38%(343/2 230)]、呼和浩特市[2.00%(86/4 293)]、鄂尔多斯市[0.85%(50/5 848)]。ArcGIS 10.2软件显示,水砷超标水样主要在西部地区呈灶状、块状分布,东部地区仅零星存在。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工程供水水砷超标检出率较高,水砷超标水样主要在西部地区呈灶状、块状分布,东部地区仅零星存在。要加强对工程供水的管理与监督,对这些地区应采取改换水源、增加净水设备、改进净水工艺等理化改水途径减轻砷危害,确保居民饮用合格水。

  • 标签: 饮用水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