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胶体金试纸法(PTH试纸法)与在注射纳米碳后依据医师经验判断法在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快速鉴别甲状旁腺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3月—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90例患者参与试验研究,对获取的155例标本行经验判断、甲状旁腺试纸检测及病理检测。所有手术均由高年资专科医师操作完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师经验判断法判定是且病理证实是甲状旁腺的74例,病理证实非甲状旁腺81例;PTH试纸判断法判定是且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130例,病理证实非甲状旁腺22例,其准确率为85.53%,远高于经验判断法准确率(4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5);PTH法灵敏度为95.89%,特异度为75.94%,约登指数为0.7183,经验判断法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47.74%,约登指数为0.2904。结论甲状腺手术中使用PTH法辨认甲状旁腺的诊断效能高于经验判断法,联合使用能够增加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

  • 标签: 甲状旁腺 胶体金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医学互联网多元化教育对新发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新发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康复医学互联网多元化教育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个月及术后8个月的自我效能水平,评估其生活质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GSES评分、QLQ-C30评分中各功能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SES评分[(27.39±4.68)分比(25.91±3.18)分]、躯体功能评分[(65.50±4.34)分比(63.07±5.42)分]、认知功能评分[(67.63±10.32)分比(63.29±11.36)分]、角色功能评分[(50.82±10.80)分比(45.59±13.94)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63.47±6.98)分比(59.26±7.98)分]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功能评分[(57.60±11.72)分比(55.53±10.61)分]、社会功能评分[(49.86±12.11)分比(46.13±10.25)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SES评分[(28.82±3.31)分比(26.73±3.06)分]、QLQ-C30评分中各功能领域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医学互联网多元化教育对新发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能更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 互联网 教育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体外假体包裹Off-Label)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el)的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手术并发症、术后运动畸形、术后胸壁疼痛、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感染、乳头乳晕或皮瓣缺血坏死、术后运动畸形、术后胸壁疼痛、包膜挛缩、假体外露或取出等并发症。采用BREAST-Q量表评估乳房重建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术后乳房满意度(55~100分)、胸壁状态(52~89分)、社会心理状态(62~100分)可获得较高评分。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胸肌前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Off-Label)可通过较短的手术时间,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胸腔镜 腔镜手术 假体植入 乳房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 作者: 吕春阳 赵云 远丽 屈翔 徐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普外科,淮安 223002,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2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6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3例初诊乳腺癌患者,采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SAS、SDS及SCL-90各项因子得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手术治疗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分别为(38.03±8.53)分和(42.17±10.93)分,显著低于手术治疗前[(46.47±11.47)分和(51.01±14.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症状得分方面,手术后得分分别为(4.52±4.71)、(6.15±5.49)、(3.51±3.26)、(4.52±4.44)、(7.12±6.23)、(1.55±2.03)、(3.18±3.36)、(0.99±1.36)、(2.85±3.59)分,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前[(6.88±6.36)、(10.08±6.77)、(5.99±5.57)、(10.03±8.00)、(12.59±9.78)、(4.12±5.25)、(4.92±4.46)、(2.59±3.60)、(5.84±5.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因子P=0.002,其余P<0.001)。结论初诊乳腺癌患者在经历手术治疗后其心理状况可获得改善,手术治疗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下显露环乳韧带以及膜解剖在乳房重建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切除术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49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胸肌后假体植入44例,胸肌前假体植入5例,术中腔镜下显露环乳韧带解剖结构,并利用环乳韧带作为解剖标志完成皮下腺体切除和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以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BREAST-Q)评估术后效果。结果49例患者均可以在术中清晰显露胸骨旁韧带、锁骨下韧带、外侧融合韧带和三角集束韧带。术后采用BREAST-Q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模块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乳房满意度为(81.43±12.57)分,胸壁状态为(88.39±10.61)分,社会心理状态为(88.04±13.70)分,性生活状态为(74.82±15.93)分。结论腔镜技术有利于术中显露环乳韧带,按膜解剖的原则进行手术切除和重建,能更好地还原乳房的外形,提高术后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肿瘤 腔镜手术 乳房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