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宋应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修复理念与方法。目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正在向精准化、舒适化、即刻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口腔种植修复领域关注的热点包括即刻修复适应证的扩大、不同修复材料的临床选择条件以及数字化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体精度等。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发展的新动态,为口腔种植修复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义齿修复术 即刻修复 数字化
  • 简介:摘要作为口腔种植治疗的相对禁忌证,糖尿病可严重限制口腔种植技术的应用。糖尿病状态常可致血管和骨组织的继发病变,对种植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治疗失败率升高。因此,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种植治疗,成为困扰口腔医师的难题。作者基于多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治疗的研究与临床诊疗经验,参考目前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要点两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糖尿病 牙种植体 牙修复体 牙修复体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对下颌后牙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科进行下颌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GBR以及种植时间分为对照组(未植骨)、植骨同期种植组和植骨延期种植组。于最终修复后即刻和10年随访时拍摄的X线片上测量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计算边缘骨吸收。修复后10年复查种植体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龈乳头高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植骨同期种植组和植骨延期种植组分别随访到26、32、13例患者,58、76、26枚种植体;随访时年龄分别为(46.5±9.9)、(45.5±10.7)、(58.3±6.4)岁,随访时间分别为(11.2±0.7)、(11.1±0.8)、(11.1±0.9)年;种植体10年存留率分别为100%(58/58)、100%(76/76)、100%(26/26);边缘骨吸收分别为(0.91±0.28)、(0.84±0.27)、(1.01±0.27)mm,植骨同期种植组与植骨延期种植组边缘骨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龈乳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后牙区使用自体血混合颗粒状骨粉的GBR同期或延期种植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长期影响与未植骨者一致。

  • 标签: 牙种植 牙槽骨质丢失 队列研究 随访研究 引导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