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手术的价值及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获取2010—2015年期间初诊Ⅳ期原发NSCL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4 657例患者,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减小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选择偏倚。利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纳入人群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利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评估Ⅳ期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倾向得分匹配后,手术组(958例)和非手术组(9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和3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4.6%和5.0%;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7.3%和6.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手术为Ⅳ期N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80岁,白种人和黑种人,不同性别,原发灶位于肺上叶和交搭跨越处,中、低分化,腺癌,T1~2、T4期,N0、N2期,淋巴结未清扫,转移灶未手术,转移脏器个数<3个的Ⅳ期NSCLC患者接受原发灶手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均显著获益(均P<0.05)。结论选择性的对原发Ⅳ期NSCLC患者行原发灶手术,在特定的亚组中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Ⅳ期 外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肿瘤间质比(TSR)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ⅢB~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以50%为TSR界值,将患者分为低TSR组(≤50%)和高TSR组(>50%),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4周期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6周期ORR和DCR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PF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50例,其中低TSR组27例,高TSR组23例。两组年龄(χ2=0.59,P=0.441)、性别(P=0.578)、吸烟史(χ2=0.12,P=0.730)、组织类型(χ2=2.33,P=0.313)、TNM分期(χ2=0.22,P=0.636)、4周期ORR(χ2=0.48,P=0.487)和DCR(P=0.593)、6周期ORR(χ2=0.05,P=0.818)和DCR(P=0.6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TSR组较低TSR组脑转移发生率更高[34.8%(8/23)vs. 7.4%(2/27),χ2=4.23,P=0.04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高TSR组相比,低TSR组的PFS明显更长(15.6个月vs. 10.2个月,χ2=13.84,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SR值(HR=0.29,95%CI为0.14~0.58,P<0.001)、脑转移(HR=2.38,95%CI为1.12~5.05,P=0.024)均与NSCLC患者更差的预后存在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SR值是影响NSCLC免疫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2,95%CI为0.14~0.70,P=0.004)。结论TSR是NSCLC免疫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是否可预测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间质比 免疫疗法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CRISPR/Cas9及其衍生的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器和先导编辑器可对目标基因组进行精准编辑,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在肿瘤免疫疗法、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构建高效溶瘤病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 标签: 肿瘤 基因编辑 免疫疗法 溶瘤病毒疗法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后行放疗后影像检查出现新增异常强化灶,经二次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及长期影像检查随访证实,分为脑胶质瘤复发组20例,放射性脑坏死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3D-ASL和DCE-MRI扫描,统计3D-ASL扫描测得的异常强化区与对侧镜像区的相对脑血流量比值(rCBF)与DCE-MRI扫描测得的容积转换常数(Ktrans),对比两组患者rCBF、Ktrans参数差异,比较常规MRI、3D-ASL、DCE-MRI及3D-ASL联合DCE-MRI鉴别诊断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的准确率。结果脑胶质瘤复发组患者的rCBF值(1.979±0.578)与Ktrans值(1.073±0.551)均明显高于脑坏死组(0.630±0.137,0.042±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29,P<0.001;t=8.349,P<0.001);3D-ASL联合DCE-MRI与单纯常规MRI、3D-ASL及DCE-MRI鉴别诊断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的准确率分别为92.5%、67.5%、77.5%、72.5%,4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2,P=0.04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常规MRI相比,3D-ASL联合DCE-MRI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更高(χ2=7.812,P=0.005)。结论3D-ASL与DCE-MR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中具有诊断价值,与常规MRI检查相比,3D-ASL联合DCE-MRI检查可提高鉴别诊断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的准确率。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诊断,鉴别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 简介:摘要颅脑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脑转移往往提示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期短。传统手术和放疗对于治疗人群有选择性,常规化疗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颅脑,靶向药物则需要筛选基因突变人群,因此均具有局限性,且治疗效果也欠佳。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转移中初见成效,与其他方式联合治疗的效果也在不断探索中。笔者对近年脑转移患者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及治疗进展进行回顾,就免疫治疗及其联合其他治疗在脑转移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总结。

  • 标签: 肿瘤转移,脑/免疫疗法 肿瘤转移,脑/放化疗法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关系密切。目前已知多种因素会改变TME影响肿瘤发展,然而TME的改变也离不开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TME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因此了解肿瘤细胞对TME的影响十分重要。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手术的价值及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获取2010—2015年期间初诊Ⅳ期原发NSCL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4 657例患者,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减小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选择偏倚。利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纳入人群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利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评估Ⅳ期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倾向得分匹配后,手术组(958例)和非手术组(9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和3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4.6%和5.0%;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7.3%和6.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手术为Ⅳ期N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80岁,白种人和黑种人,不同性别,原发灶位于肺上叶和交搭跨越处,中、低分化,腺癌,T1~2、T4期,N0、N2期,淋巴结未清扫,转移灶未手术,转移脏器个数<3个的Ⅳ期NSCLC患者接受原发灶手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均显著获益(均P<0.05)。结论选择性的对原发Ⅳ期NSCLC患者行原发灶手术,在特定的亚组中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Ⅳ期 外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武汉大学肿瘤学通识课已经开课多轮,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回顾武汉大学开设肿瘤学通识课的背景,通过梳理教学理念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组织过程、教学方法与评估手段,以及初步教学效果等内容,重点探讨明确教学目的、优化课程设置、编写基本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评价体系在推动综合性大学肿瘤学通识课开设和良性发展中的作用。

  • 标签: 通识课 肿瘤学 综合性大学
  • 简介:摘要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是将多种功能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融合的一种新兴颅脑成像技术,具有高精确度、高分辨率及低侵入性的优点,能够从解剖、功能及分子水平更加全面系统地获取脑组织信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已广泛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诊疗中。了解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工作者更好地制定诊疗决策。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多模态成像
  • 简介:摘要解偶联蛋白(UCP)属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线粒体载体蛋白家族,主要包括UCP1、UCP2和UCP3等。研究表明,UCP通过脂质褐变过程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分泌锌-α2-糖蛋白刺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诱导脂质褐变并表达UCP1,促进肿瘤的生长。磷脂酶C样蛋白1可上调UCP1表达,消耗异常脂质,使肿瘤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抑制肿瘤的迁移和侵袭。另外,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辅助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β能增强p53缺乏的脂肪细胞中UCP1的表达,UCP2的上调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p53介导的细胞凋亡,激活活性氧系统,增强肿瘤的活力和增殖能力。

  • 标签: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质类 肿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磷脂酶C样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