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改变,初步分析其与DR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DR患者83例83只眼(DR组)、门诊招募的T2DM不伴DR患者30例30只眼(NDR组)以及非糖尿病患者30例30只眼(NDM组)纳入研究。均选择左眼为研究眼。DR组83只眼中,非增生型DR (NPDR)、增生型DR (PDR)分别为39、44只眼,据此再分为NPDR组、PDR组。DR组、NDR组、NDM组患者间年龄(t=1.10 )、性别构成比(χ2=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t=3.74 )、糖化血红蛋白(t=35.02 )、眼轴长度(t=5.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受检眼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及Goldman相关眼压(IOPg )、角膜代偿眼压(IOPcc)。采用角膜地形图测量受检眼角膜中央厚度(CCT)。多组间CCT、IOPcc、IOPg、CH、CRF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DR患者CH、CRF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NDR组、NDM组受检眼之间CCT、IOPcc、IOPg、CH、C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1、5.60、9.72、9.02、21.97,P<0.05)。组间两两比较,CH、CRF:DR组与NDM组、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T:DR组与ND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CH、CRF:NDR组与ND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CCT、IOPcc是CH的独立影响因素[CCT:β=0.01,95%可信区间(CI)0.01~ 0.03,P=0.013;IOPcc:β=-0.15,95%CI -0.25~-0.05,P=0.005];年龄、CCT、IOPcc是CRF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06,95%CI -0.09~-0.03,P<0.001;CCT:β=0.01,95%CI 0.00~ 0.02,P=0.049;IOPcc:β=0.16,95%CI 0.07~ 0.25,P=0.001]。NDR组、NPDR组、PDR组患眼CCT、CH、CRF、调整后CH、调整后CR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5.36、12.61、6.59、10.41,P<0.05)。组间两两比较,CH、CRF、调整后CH、调整后CRF:NPDR组、PDR组与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P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NPDR组与NDR组、PDR组与NP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2DM伴DR患眼CH、CRF升高;CCT、IOPcc是CH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CCT、IOPcc是CRF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滞后量 角膜阻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