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儿巨细病毒(CMV)感染的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CMV感染患儿438例87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54例,女性184例;年龄3 d~11个月;出生孕周28~42周;出生体重1 120~8 900 g。足月、早产儿分别为384、54例。内科会诊后行眼底检查385例770只眼;早产儿常规眼底筛查53例106只眼。CMV性视网膜炎(CMVR)分为颗粒型、暴发型。合并有中-重度症状的CMV相关疾病者给予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眼底血管炎严重者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随访时间4~28个月,观察患儿眼部病变特征、全身合并疾病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眼底正常258例516只眼(58.9%,258/438);CMVR 180例291只眼(41.1%,180/438),其中双眼、单眼分别为111 (61.7%,111/180)、69 (38.3%,69/180)例。CMVR 291只眼中,颗粒型281只眼(96.6%,281/291),眼底表现为黄白色点片状混浊病灶和(或)视网膜片状出血;暴发型10只眼(3.4%,10/291),眼底呈典型"奶酪番茄酱样"及血管白鞘样改变。180例CMVR患儿中,给予全身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72例118只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5例10只眼,均为暴发型CMVR。末次随访时,眼底病变显著消退61例100只眼;存在陈旧性病灶或视网膜色素不均11例18只眼。未治疗108例。结论婴儿CMV感染眼底表现最常见为颗粒型CMVR;暴发型CMVR病情较重,及时抗病毒治疗后病变可显著消退。

  • 标签: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RB)治疗时长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查的单眼RB者61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治疗后病情稳定1年以上。观察其发病年龄、肿瘤分期及治疗时长等。结果61例中男30例,女31例;有家族史者2例。发病年龄3月龄~5岁,平均(21.67±10.12)个月。B期13例、C期15例、D期21例、E期12例;有9例(其中2例为D期,7例为E期)进行了眼球摘除术,占14.75%;在保留了眼球的52例中,肿瘤分期与治疗时长存在相关性(r=0.432,P=0.001)。结论肿瘤的期别是影响RB治疗时长的关键因素,肿瘤分期越严重,治疗时间越长。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 因素,影响,时长,治疗 分期,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殊情况下视网膜母细胞瘤(RB)复查患儿的肿瘤新发及复发情况。方法2020年1月25日至3月15日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复诊的RB患儿30例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单眼18例,双眼12例。平均年龄(37.07±18.15)个月;平均初次诊断年龄(20.23±13.77)个月。有家族史2例(6.67%)。42只眼中,B、C、D、E期分别为7、8、20、7只眼。治疗结束、治疗中分别各为21只眼。患儿均行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B型超声、眼眶MRI检查。观察不同治疗阶段患儿肿瘤有无新发或复发等情况。结果B期7只眼,治疗结束或治疗中患眼均无肿瘤复发或新发。C期8只眼,治疗结束患眼病情稳定;治疗中患眼新发肿瘤1只眼,肿瘤仍有活性1只眼。D期20只眼,治疗结束患眼肿瘤复发1只眼;治疗中患眼新发肿瘤3只眼,肿瘤仍有活性7只眼。E期7只眼,眼球摘除5只眼,肿瘤无复发,病情稳定;治疗中2只眼,肿瘤复发、仍有活性分别各为1只眼。单眼18只眼中,治疗中11只眼,新发肿瘤2只眼,肿瘤复发1只眼,肿瘤仍有活性3只眼;双眼24只眼中,治疗中10只眼,新发肿瘤3只眼,肿瘤仍有活性6只眼。治疗结束21只眼,平均要求复诊时间为(3.71±0.31)个月,平均延迟复诊时间为(6.43±1.66)周;肿瘤复发1只眼,发生率为4.76%。治疗中21只眼,要求复诊时间均为3周,平均延迟复诊时间为(6.00±1.89)周;新发肿瘤5只眼,发生率为21.74%;肿瘤仍有活性9只眼。结论RB患儿肿瘤分期风险越高,肿瘤复发和新发越多;治疗中患儿肿瘤复发或新发高于治疗结束患儿;治疗中双眼患儿肿瘤复发或新发高于单眼患儿。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 复发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所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13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和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60个月。观察治疗效果、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期内,10例肿瘤缩小或完全钙化,眼球保留情况稳定者占76.92%(10/13),3例因病情未能有效控制而行眼球摘除术占23.08%(3/13)。视力情况:4例无光感,2例光感,4例视力为0.02~0.4。并发症:眼睑、结膜水肿9例,轻度骨髓抑制5例,均于1个月左右减轻。结论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效果较好,可致肿瘤消退、钙化,控制肿瘤进展,部分可保存视力,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 化疗,静脉 化疗,经眼动脉 光凝,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