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及质量控制策略,为保证今后的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收集的1800份细菌标本检验资料,临床细菌检验的标本主要包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创伤组织标本以及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观察其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并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收集的1800份细菌标本中,其中检验质量合格的标本共有1582份,总合格率为87.89%,其中血液标本的合格数为328例,合格率为93.71%,痰液标本的合格数为204例,合格率为76.12%,与其他的标本的合格率比较,痰液标本的合格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检验中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以及保存等相关制度,操作中防止污染,以上措施均能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细菌检验 效果 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以微生物检验的结果为依据采取相应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得出对照组患者严重感染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时监测易感人群、预测传播途径、检测病原菌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微生物检验都有重要的作用。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检验过程中发生异常的因素,分析血细胞检测中获得更加稳定精准数据的方式,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人为误诊率。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进行的1000份血液标本检测,对异常标本筛选,从而分析血细胞在检验中发生异常的因素并进行总结。结果在对1000份血液标本进行血细胞检验过程中,有178份发生检测异常,经过统计总结因素后,其主要包含了采血因素、溶血剂因素、抗凝剂因素、标本放置时间因素、试剂因素以及检测仪器因素等。结论只有科学合理的对血液检验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细致的做好防范,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影响血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提高检验质量,最终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 检验过程 异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