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栗达 闫洁 孙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北京市儿童慢性肾脏病与血液净化重点实验室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系列多样性疾病。营养不良既是CKD常见的并发症,又是增加CKD进展的因素。营养治疗可延缓CKD病程进展、减少并发症,同时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儿童CKD相关营养治疗与成人CKD不完全相同。现对儿童CKD相关指南及研究进行总结,对有关营养评估及营养治疗的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病因构成、并发症及治疗情况,为儿童CKD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的CKD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构成、并发症、初始治疗情况等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1.本组371例CKD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4∶1.00。年龄分期0~3岁35例,4~6岁54例,7~12岁189例,13~18岁93例。CKD 2期11例,CKD 3期59例,CKD 4期62例,CKD 5期239例。2.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CAKUT) 135例,占36.39%;肾小球疾病77例,占20.76%;遗传性肾脏疾病21例,占5.66%;肾小管间质疾病12例,占3.23%;遗传代谢病4例,占1.08%;其他病因5例,占1.35%;病因不详117例,占31.64%。3.其中57例进行了肾活检,肾活检率为15.36%。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8例,31.58%)、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3例,22.81%)和肾小管间质肾病(10例,17.54%)为主。4.贫血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分别为289例(77.90%)和271例(73.05%),其次为高血压[183例(49.33%)]、心血管疾病[139例(37.47%)]和蛋白质能量消耗[51例(13.75%)]。CKD 5期患儿高血压、贫血、SHPT和心血管疾病均明显高于CKD 2~4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3、122.36、77.07、64.89,均P<0.01)。肾小球疾病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CAK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3、40.89,均P<0.01)。CAKUT的蛋白质能量消耗发生率高于肾小球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P<0.01)。5.共190例患儿需进行初始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129例(67.89%),腹膜透析31例(16.32%),拒绝治疗30例(15.79%),初始移植0例。结论CKD患儿CAKUT为首位病因。本中心CKD 5期CAKUT和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相近。儿童CKD最常见并发症为贫血。高血压、贫血、SHPT和心血管疾病等随着CKD分期进展呈增多趋势。SHPT多发生于CKD 4期以上患儿。不同病因CKD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本中心初始肾脏替代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病因 并发症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病理牛津分类(MESTC评分)与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ISKDC)分级在评价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表现、短期预后和临床转归中的价值。方法病例来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京儿童医院肾病科住院、经肾脏活组织检查(肾活检)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按照牛津分类与ISKDC分级对入选者肾活检标本进行病理评分。按照首发症状是否合并肾脏表现及MESTC评分、ISKDC分级分组,比较各组间患儿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用非参数相关分析评估MESTC评分与ISKDC分级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儿蛋白尿缓解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方程法分析患儿蛋白尿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男37例(47.4%),年龄(10.4±2.9)岁。依据MESTC评分与ISKDC分级分组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增生(E1,P=0.008)、节段硬化(S1,P=0.015)及ISKDCⅢ级(P=0.041)组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比例较E0、S0和ISKDCⅡ级组高;E1(P=0.015)、新月体形成(C1&C2,P=0.025)以及ISKDCⅢ级(P=0.017)组接受激素冲击治疗患儿比例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2组患儿较C0&C1组更难达到蛋白尿缓解(P=0.026)。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牛津分类评分为C2(HR=0.143,95%CI 0.020~1.046,P=0.055)可能是紫癜性肾炎患儿蛋白尿缓解的危险因素,P值为临界值。结论ISKDCⅢ级以及牛津分类中的E1、S1型紫癜性肾炎患儿更易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牛津分类中C2可能是患者短期蛋白尿缓解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紫癜,过敏性 肾小球肾炎 活组织检查 牛津分类 ISKDC分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