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前、中和术后的详细观察及护理。其中股骨头置换30例,全髋置换16例。结果4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达98%。死亡1例占2%。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充分准备,中的积极配合,术后的病情观察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于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电子技术应用中的不足。如果将电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效地融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简要介绍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使用价值展开了进一步探讨,并对其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期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 标签: 电子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导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导丝置入方式,分为导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体重亚组婴儿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均穿刺成功。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正向置入组,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正向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Ⅰ组和Ⅱ组两个亚组中的反向导丝置入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正向置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组中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向置入组相比,反向置入组近期出现局部血肿、远期出现血栓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血气胸、误穿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体重≤3 kg的婴儿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导丝反向置入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体重婴儿 导丝置入方向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反向和正向两种导丝置入方式在小体重婴儿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体重≤5 kg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导丝置入方式,分为导丝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每组按体重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组:体重≤2 kg;Ⅱ组:2 kg<体重≤3 kg;Ⅲ组:3 kg<体重≤5 kg。比较正向置入组和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成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体重亚组婴儿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儿均穿刺成功。反向置入组首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正向置入组,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正向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Ⅰ组和Ⅱ组两个亚组中的反向导丝置入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均高于正向置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组中两种导丝置入方式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向置入组相比,反向置入组近期出现局部血肿、远期出现血栓等并发症较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血气胸、误穿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体重≤3 kg的婴儿行超声介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导丝反向置入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小体重婴儿 导丝置入方向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置管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 5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选自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 29例和观察组 30例。两组在胸腔闭式引流的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置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置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 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围手术期,应用综针对性护理可缩短患者置管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