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肝癌高危人群参与肝癌筛查的依从,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等8个城市中,40~74岁的城市户籍居民进行患癌风险问卷调查和肝癌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肝癌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肝癌高危居民36 781人,其中17 241人参与了肝癌筛查,总体参与率为46.87%。肝癌筛查的参与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2013—2014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38.14%;2014—2015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高,为52.77%。焦作市的参与率最高,为62.50%;濮阳市的参与率最低,为3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慢性乙型肝炎史、慢性丙型肝炎史、脂肪肝史、胆结石症史和肝癌家族史与居民是否参与肝癌筛查有关,女性、年龄偏大、学历较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缺乏、有慢性乙型肝炎史、有慢性丙型肝炎史、有脂肪肝史、有胆结石症史、有肝癌家族史的居民更易参与肝癌筛查(均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肝癌高危居民的肝癌筛查参与率不足50%。针对肝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城市居民肝癌筛查中提升筛查的依从

  • 标签: 肝肿瘤 筛查 依从性 城市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地区肝癌高危人群参与肝癌筛查的依从,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新乡市和濮阳市等8个城市中,40~74岁的城市户籍居民进行患癌风险问卷调查和肝癌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肝癌筛查参与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筛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肝癌高危居民36 781人,其中17 241人参与了肝癌筛查,总体参与率为46.87%。肝癌筛查的参与率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2013—2014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低,为38.14%;2014—2015年度的总体筛查参与率最高,为52.77%。焦作市的参与率最高,为62.50%;濮阳市的参与率最低,为3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慢性乙型肝炎史、慢性丙型肝炎史、脂肪肝史、胆结石症史和肝癌家族史与居民是否参与肝癌筛查有关,女性、年龄偏大、学历较高、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缺乏、有慢性乙型肝炎史、有慢性丙型肝炎史、有脂肪肝史、有胆结石症史、有肝癌家族史的居民更易参与肝癌筛查(均P<0.05)。结论河南省城市肝癌高危居民的肝癌筛查参与率不足50%。针对肝癌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在将来的城市居民肝癌筛查中提升筛查的依从

  • 标签: 肝肿瘤 筛查 依从性 城市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013—2019年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地区人群结肠镜筛查结果和依从。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河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以郑州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焦作市、濮阳市和新乡市为研究地区,招募282 377名40~74岁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患癌风险评估问卷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习惯、心理和情绪、疾病既往史和癌症家族史以及女性的生理和生育史等信息,采用癌症高危风险评估系统评价研究对象的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同时从项目参与医院获取参与研究对象的结肠镜筛查参与情况和筛查结果。采用χ²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筛查结果及筛查依从的差异。结果282 377名对象年龄为(55.26±8.68)岁,男性占44.80%(126 505名),教育程度以初中/高中/大专为主67.63%(190 694名)。共有39 834名(14.11%)对象被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其中仅有7 454名(18.71%)研究对象接受结肠镜筛查,50~54岁(20.42%)和55~59岁(20.43%)年龄段参与率较高,70岁及以上年龄段最低(12.30%)(P<0.001)。接受结肠镜筛查的研究对象中共检出17例结直肠癌,检出率为0.23%(17/7 454)。结论结肠镜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病变,但结肠镜筛查依从较差。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肠镜 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