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的肝胆管结石分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并行PTCSL的8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58例,年龄(62±14)岁,年龄范围15~86岁。依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所示结石位置分为:Ⅰ即中央(n=12),Ⅱ即一侧多分支(n=17),Ⅲ即一侧多分支+中央(n=24),Ⅳ即双侧多分支(n=31),Ⅴ一侧单分支(n=1)。分析穿刺路径、取石次数、取石通道数量、并发症,比较各分结石残留、结石复发情况。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预后。结果85例患者共建窦道99条,其中单窦道74例,2条窦道9例,3条窦道1例,4条窦道1例。穿刺路径分别为胆管B2 12例、B3 18例、B4 1例、B5 4例、B6 10例、B7 4例、B8 50例。共行151次胆道镜取石,每例取石1~3次,平均取石1.78次。最终结石残留9例(10.6%),其中Ⅱ3例,Ⅳ6例。各分最终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25)。85例患者中33例(38.8%)结石复发,其中Ⅰ2例,Ⅱ7例,Ⅲ10例,Ⅳ14例,各分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9.07,P=0.046)。85例患者中,24例(28.2%)术后发生并发症。随访时间范围为4~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85例患者中1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术后出血,3例为胆管癌,7例为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1例为肝胆管结石以外的其他疾病。结论基于PTCSL的肝胆管结石位置分中,Ⅳ即双侧多分支的结石残留率以及复发率更高。新的肝胆管结石的位置分有助于规划合适的穿刺路径,以最少的窦道达到取尽结石、提高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的目的。

  • 标签: 胆石 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 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