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试从体制和自然两方面分析西部民族经济落后成因,指出典型的“二元结构”、市场经济发育和体制转变的滞后是体制方面的主要原因,而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恶劣,典型生态脆弱带分布很广,生态破坏严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西部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我生存能力、民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对全国整体发展支撑能力的提高。而西部民族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注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 标签: 西部民族经济 体制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则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本文阐释了贫困经济学的由来,运用其理论描述、分析与评价了贫困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贫困经济学 人口发展 政府行为
  • 简介:提出了职业足球产业化经营的概念,指出了国际职业足球产业化经营的新倾向,针对目前我国职业足球产业化经营的误区,提出了今后中国职业足球产业化经营开发的基本对策

  • 标签: 职业足球 足球产业 经营开发
  • 简介: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加盟,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国际经济形势的相应反映日渐显现。在辞旧迎新之际,本文侧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中国股市1998年走势和1999年行情作简要回...

  • 标签: 经济增长 中国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中国股市 资产重组 投资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婴幼儿眼底各类眼底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进行眼底检查且资料完整的8 808例0~3岁婴幼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 092例,女性3 716例;初次就诊中位年龄1个月(3 d至3岁),出生孕周(34.32±2.92)周(24~42周);出生体重(2 006.92±709.23)g(490~5 500 g)。受检婴幼儿来源地区为陕西省7 415例(84.18%),甘肃省770例(8.74%),宁夏回族自治区94例(1.07%),青海省53例(0.6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例(0.16%),其他邻近地区462例(5.25%)。记录眼底疾病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度检出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检验变化趋势;分析不同类型眼底疾病的检出情况及构成比;将新生儿按初次就诊时年龄分为4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中各类型眼底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8 808例婴幼儿中,共有2 531例(28.74%)检出各类眼底疾病。12年中年检查总例数呈现快速升高后轻度波动的趋势,眼底疾病阳性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7.2%,尤其2016至2019年阳性检出率的年度增长率高达+30.09%。在所有眼底疾病中,发育性疾病1 678例(占66.3%),遗传性疾病232例(占9.16%),肿瘤类疾病140例(占5.53%),外伤性疾病31例(占1.23%),感染或炎性反应性疾病12例(占0.48%),其他异常438例(占17.31%)。前5位的眼底疾病依次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1 477例(占58.36%)、灰白色点片状病变225例(占8.89%)、视网膜出血157例(占6.20%)、视网膜母细胞瘤137例(占5.41%)和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77例(占3.04%)。不同眼底疾病的年龄分布也有所不同,ROP、非ROP的发育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外伤性疾病以及感染或炎性反应性疾病的患儿初次检出年龄均以0~6月龄最多;而肿瘤患儿的初次检出年龄主要是1岁以后。结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作为西北地区三级防治网中的三级单位,婴幼儿眼底疾病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检出的眼底疾病主要以发育性和遗传性病变为主,且具有一定的年龄分布规律,即0~6月龄是各类型眼底疾病的高峰期,其中以ROP为首;而后随着就诊年龄的增长,非ROP的其他发育性、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检出率则呈增高趋势。(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77-783)

  • 标签: 眼底 视网膜疾病 儿童,学龄前 回顾性研究 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