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科危重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整体化模拟教学课程的效用。方法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ECMO团队建立教学课程,以团队为单位招募学员,提供模拟教学为主的课程,并对团队成员考核成绩及学员反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8年5月开展起,共有22家儿科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共计132名学员参加本课程的培训。其中男56名(42.4%),45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生(34.1%),60名ICU护士(45.5%),23名胸外科医生(17.4%),4名麻醉科医生(3.0%)。12名学员(9.1%)曾有过ECMO治疗经历。学员对于课程设置的各个部分有着较高评价,评分均超过4分。对于理论、技能、团队合作和实施ECMO信心的自我评价均有明显提高,有80.3%的学员对课后开展ECMO技术充满信心。学员们的基线理论考核成绩为(55.2±7.6)分,经培训后再次理论考核成绩为(67.1±7.3)分(P<0.001)。以团队为单位的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70.2±8.2)分,合格率达86.4%。操作考核中技能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为:遗漏白蛋白和全血预充(90.9%);非技能方面包括感到紧张(84.8%)、团队合作不够流畅(74.2%)、队长的领导力不够(68.2%)。97.0%和94.7%的学员认为整体培训和模拟教学是课程的亮点。有13家(59.1%)学员单位在课程后成功开展ECMO技术,救治患儿人数达到83例,救治成功率54.2%(45/83)。课程后随访发现,2周左右即有学员单位出现技能水平下降。结论本课程作为ECMO模拟教学的全新尝试,在教学及临床双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本研究对于ECMO在儿科领域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儿科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科危重症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整体化模拟教学课程的效用。方法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ECMO团队建立教学课程,以团队为单位招募学员,提供模拟教学为主的课程,并对团队成员考核成绩及学员反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8年5月开展起,共有22家儿科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儿科,共计132名学员参加本课程的培训。其中男56名(42.4%),45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生(34.1%),60名ICU护士(45.5%),23名胸外科医生(17.4%),4名麻醉科医生(3.0%)。12名学员(9.1%)曾有过ECMO治疗经历。学员对于课程设置的各个部分有着较高评价,评分均超过4分。对于理论、技能、团队合作和实施ECMO信心的自我评价均有明显提高,有80.3%的学员对课后开展ECMO技术充满信心。学员们的基线理论考核成绩为(55.2±7.6)分,经培训后再次理论考核成绩为(67.1±7.3)分(P<0.001)。以团队为单位的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70.2±8.2)分,合格率达86.4%。操作考核中技能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为:遗漏白蛋白和全血预充(90.9%);非技能方面包括感到紧张(84.8%)、团队合作不够流畅(74.2%)、队长的领导力不够(68.2%)。97.0%和94.7%的学员认为整体培训和模拟教学是课程的亮点。有13家(59.1%)学员单位在课程后成功开展ECMO技术,救治患儿人数达到83例,救治成功率54.2%(45/83)。课程后随访发现,2周左右即有学员单位出现技能水平下降。结论本课程作为ECMO模拟教学的全新尝试,在教学及临床双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本研究对于ECMO在儿科领域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儿科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 summary,BOPPPS)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模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进入我院实习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选取2批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模拟培训培训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对教学方式的评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79.32±6.20)分比(66.18±10.43)分],气管插管和技能考核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4.93±0.26)分比(4.39±0.74)分,(14.68±0.55)分比(14.11±0.96)分],技能提高程度、授课内容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4±1.25)分比(7.75±1.00)分,(97.79±4.36)分比(89.46±9.7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BOPPPS 教学方法 虚拟仿真技术 培训
  • 简介:摘要新生儿筛查是一项成功的公共卫生项目,通过早期诊断和疾病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在精准医学时代,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力的扩展推动着该技术在新生儿筛查的临床实践。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临床注释、伦理问题、成本效益等诸多挑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