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虽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区别于传统形式的建筑,但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若不加以管理,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类事故不仅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很可能造成经济等方面的损失。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都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但现实情况来看,传统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难以通过人工来解决的问题,这种现象表明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得到技术层面上的支持。为此,相关领域认为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工作,利用该项技术的各种功能对安全隐患进行不同层面的管控,这一观点的可行性在当前已经得到证实,但还不够普及。因此,出于技术普及、安全管理质量提升等目的,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 标签: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经翼点入路手术作为经翼点组,32例患儿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作为经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经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经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入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876-5p(micro ribonucleic acid-876-5p, miR-876-5p)通过靶向叉头盒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M1)对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MB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为(10.42±2.17)岁,范围为5~14岁。通过qPCR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miR-876-5p和FOXM1、TAp73、Beclin1、Livin、Cyclin D1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过表达miR-876-5p后对MB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PCR和WB实验检测过表达miR-876-5p前后,FOXM1、TAp73、Beclin1、Livin、Cyclin D1在蛋白或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miR-876-5p在MB中表达显著降低(P<0.001),过表达miR-876-5p能够显著抑制MB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P<0.01)。FOXM1在MB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与miR-876-5p呈负相关(r=-0.527,P=0.013 )。在MB细胞中过表达miR-876-5p能够抑制FOXM1的表达。此外,在MB中,miR-876-5p的表达与TAp73和Beclin1呈正相关(r=0.506,P=0.008;r=0.535,P=0.003),与Livin和Cyclin D1 mRNA呈负相关(r=-0.496,P= 0.011;r=-0.574 ,P=0.005 )。与之相反,FOXM1的表达与TAp73和Beclin1呈负相关(r=-0.554 ,P=0.007 ;r=-0.497,P=0.016 ),与Livin和Cyclin D1呈正相关(r=0.502,P=0.009 ;r=0.476,P=0. =0.015 )。此外,miR-876-5p在MB细胞中可以下调Livin和Cyclin D1的表达,上调TAp73在Beclin1的表达。结论miR-876-5p具有抑制MB增殖和侵袭的作用,而FOXM1可能促进MB增殖和侵袭。miR-876-5p可能通过靶向调控FOXM1促进机体内抑癌基因的表达并抑制致癌基因表达,最终抑制MB细胞增殖和侵袭。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叉头转录因子类 微小RNA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5例儿童颅咽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其中23例患儿经翼点入路手术作为经翼点组,32例患儿经额底纵裂入路手术作为经额底纵裂组。统计两组患儿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额底纵裂组垂体柄保留率(75.0%)高于经翼点组(52.17%),额纹变浅或颞肌萎缩率(0)低于经翼点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翼点入路和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均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术前综合分析肿瘤影像学图像,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以及生长方式,选择更为准确、损伤小的手术入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