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间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次后进行形态测量学结构磁共振成像、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第8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大范围脑组织区域均出现脑灰质及白质明显改变(P<0.01),校正族错误率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左侧额中回区域脑灰质明显减少(P<0.01);双侧额上回区域脑白质明显减少(P<0.01),右侧颞上回区域及岛叶区域脑白质明显增加(P<0.01)。第8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双侧小脑后叶、双侧小脑前叶、右侧丘脑脑区的低频振幅值明显高于电休克治疗前(P<0.01),右侧小脑前叶、额叶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脑区及左侧顶下小叶的低频振幅值明显低于电休克治疗前(P<0.01)。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的机制与右侧颞叶、岛叶、小脑功能活动改变明显相关。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电休克疗法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HAMD-17、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教育课程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缺陷,改善应对方式、睡眠质量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智谋理论 心理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