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其本质特征就是:立足现实、剖析现实和构建现实有机统一。从方法论上看,目前人们通常所说“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等都寓于这种统一中。这种有机统一也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功能或精神。但“马克思主义研究”则不同,它包含但绝不等于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学术发展形式上,“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当然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研究”显示出来,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逻辑结果,但并非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都符合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精神,其中,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现实批判 主体
  • 简介: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初所提出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双重使命”思想,有其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他晚年对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作用只有否定意义上评价就是缘于这种特定的话语背景和时代背景变化。这两种情况都是马克思科学世界历史理论在对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发展一定阶段上英国与印度关系考察中具体运用基础,其间没有所谓历史观和世界观重大转变,更没有所谓受“欧洲中心论”影响问题。因此,我们务必要把马克思相关思想发展置于特定的话语背景和历史背景及其变化中来把握,万万不可“望文生义”,随意发挥。

  • 标签: 英国殖民主义 双重使命 话语背景 时代背景
  • 简介:【摘要】在“跨文化”时代,中国哲学界“中、西、马”对话和交流,是为了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但问题是,我们如何界定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也就是说,当代新形态中国哲学究竟是具有什么特性哲学?如果对这一问题都缺乏明确认识,那么,“对话和交流”必然是盲目的。在我看来,当代新形态中国哲学应是作为“世界一般哲学”而存在哲学,确切地说,[第一段]

  • 标签: 世界哲学 中国哲学 兼中国
  • 简介:对《资本论》与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关系研究,体现着马克思对“西方中心主义”拒斥全面性。其具体理论观点是:《资本论》第1卷关于资本主义起源和发展概述不适用于认识当时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未来发展,但这并不等于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未来发展与包括西欧资本主义在内资本主义无关,更不等于《资本论》方法论意义不适用于认识当时俄国农村公社和整个俄国未来发展。马克思对“西方中心主义”拒斥全面性蕴含着他晚年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研究范式发展,即由从民族国家具体“社会发展道路”层面上论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进一步扩展到从具体“历史环境”层面上论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

  • 标签: 西方中心主义 研究范式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重塑哲学解释功能、建构哲学改造功能,使科学解释功能和改造功能成为新哲学两个相互联系重要特性,是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内在学理根据,它寓于马克思对旧哲学形态批判过程中.马克思重塑哲学解释功能、建构哲学改造功能方法和逻辑给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启示是极其重要.我们今天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目的就在于从中寻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时俱进方法和逻辑.

  • 标签: 哲学批判 与时俱进 学理根据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