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诗经》是中国题材的源头,其中亦不乏中国最早的送别,但由于历代经解的影响,《诗经》别诗经常被附会本事,强作他解。结合古今《诗经》笺解注译,考辨《击鼓》、《渭阳》等诗歌意旨,发现《击鼓》是一首征夫别妻之作,《渭阳》是赠物惜别之制,《崧高》、《烝民》、《韩奕》是祖饯仪式上的别,《有客》是最早的留别诗歌。还原这些诗歌送别的本来面貌,不难演绎出中国早期送别嬗变的特点。

  • 标签: 《诗经》 送别诗 诗旨
  • 简介:桐城派由姚范、刘大櫆开宗立派,在姚鼐、朱孝纯手中发扬光大,形成奇险与雄奇两条风格互补的诗学路径。奇险支派是桐城派的主流,重视学习黄庭坚、韩愈与杜甫,姚范诗作往往以学问为,爱用生词僻字,好用事用典,常以虚字入,对姚鼐一脉产生一定影响。雄奇支派逐渐被熔铸唐宋的诗学传统所淹,在桐城派史上不显,刘大櫆以才气为,通过句式变化与夸饰手法创造雄奇诗风;朱孝纯游历较广,其雄奇诗风多得山川之助。

  • 标签: 桐城诗派 姚范 刘大櫆 雄奇 奇险
  • 简介:桐城派古文家通过选本、考评、圈点、诗话的方式品鉴了阮籍的《咏怀》,从姚范《援鹑堂诗话》的考评,到刘大櫆《历朝约选》、梅曾亮《古文词略》、曾国藩《十八家钞》、吴汝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古诗钞》、吴闿生《古今体约选》、《古今范》等选本的遴选圈点,特别是方东树《昭昧詹言》的品评,展现出桐城派古文家对阮籍全部《咏怀》的接受轨迹,确立了阮籍在魏晋诗歌史上的地位。梳理诸家批注评论,清晰呈现出桐城派古文家对《咏怀》整体结构与微观结构的体认,同时透露出桐城派古文家以阮籍替代陆机、张华等的魏晋古诗史观、含蓄迷离的审美情趣及章法多变的诗歌结构观。

  • 标签: 桐城派 阮籍 《咏怀诗》 接受
  • 简介:中国古典送别诗中,一些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地名词出现频率非常高,梳理六朝送别,方山、北亭、征虏亭、中兴堂、新渚、新亭、后渚、乐游苑、领军府、何山、竹亭、乌亭、新林、建兴苑等都是经常入的地名词,结合历史地理资料,考察这些地名词的历史文化意蕴,以史证,能总结出六朝送别地名词运用规律,以证史,又能够寻绎六朝送别活动的某些习惯。

  • 标签: 六朝 送别诗 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