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例由孟加拉国输入芜湖的登革热病例及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的E基因分子特征。方法提取患者血清标本核酸,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DENV核酸通用及1/2/3/4血清筛查。测定E基因完整序列,采用MEGA7.0软件构建E基因系统进化树,并进行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呈现2DENV核酸阳性。E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属于Cosmopolitan基因,与2014年马来西亚输入中国台湾分离株(D2/Malaysia/1408aTw)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60%,氨基酸同源性为99.80%,有6处核苷酸差异(42:G→A; 141:G→A; 490:G→A; 516:A→G; 954:A→G; 1344:C→T),1处氨基酸差异(164:V→I)。E蛋白拥有弱毒株特征位点E126-E和强毒株特征位点E383~385-E-P-G。结论输入患者为2DENV感染且该病毒起源于马来西亚。

  • 标签: 登革病毒 E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2020年柯萨奇A组10(coxsackievirus A10,CV-A10)流行特征及VP1区基因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安徽省各市疾控中心上送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标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荧光定量RT-PCR鉴定病毒分离物,对CV-A10毒株进行RT-PCR VP1区扩增及序列测定,使用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分离HFMD标本186份,阳性标本147株,其中CV-A10分离株13株,占8.84%(13/147),柯萨奇病毒A组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分离株4株,占2.72%(4/147),柯萨奇病毒A组6(coxsackievirus A6,CV-A6)分离株130株,占88.44%(130/147),未分离到肠道病毒A组71(enterovirusA71,EV-A71),总病毒分离率为79.03%。将13株CV-A10毒株进行VP1区全长扩增,共获得6条完整VP1序列。本研究中CV-A10毒株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7.9%~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0%~100.0%;与CV-A10原型株(Kowalik)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76.3%~76.6%,氨基酸同源性为92.3%~10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CV-A10可划分为分为A~I 9个基因,2020年安徽省6株CV-A10均属于C基因。结论2020年安徽省CV-A10毒株属于C基因,为优势流行基因,与国内其他地区毒株共进化。

  • 标签: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0型 基因特征 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急性胃肠炎疫情中GI组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分布和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病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肛拭子标本,荧光定量PCR分检测诺如病毒GI和GII基因组,采用RT-PCR扩增GI组诺如病毒聚合酶区(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和VP1区部分基因片段并测序。运用诺如病毒在线分工具鉴定基因型别,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RdRp和VP1区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45起疫情142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检出23份为GI阳性,占19%(23/142);119份为GII阳性,占81%(119/142)。20份GI阳性标本PCR扩增产物测序成功。获取的20株诺如病毒RdRp-VP1区序列有6种分,包括2株GI.1[P1]、2株GI.3[P10]、5株GI.3[P13]、2株GI.4[P4]、7株GI.5[P4]、2株GI.6[P11]。系统进化树显示:GI.1[P1]安徽株与韩国株(MZ021974)、法国株(MK956173)同属一个进化分支;GI.3[P10]和GI.3[P13]安徽株与中国台湾株(MN922742)、四川株(MW255366)、韩国株(MZ022026)进化距离较近;GI.4[P4]和GI.5[P4]安徽株与2019年湖南株(MN938461)、2021年广东株(OK562729)处于一个进化分支;GI.6[P11]安徽株独立为一个进化簇,与陕西株(MW243609)、日本株(LC646339)进化距离较近。结论安徽省急性胃肠炎GI组诺如病毒基因分布呈多样性,有必要开展感染性腹泻疫情分子溯源监测。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基因型 进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