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Ki-67、p16、CK34βE12蛋白、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对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宫颈癌术后病理组织中Ki-67、p16、CK34βE12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以患者疾病进展为研究终点,随访截止至2016年10月。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P=0.006)、CK34βE12(P=0.007)、生产次数(P=0.018)、绝经情况(P=0.008)、民族(P=0.034)、有无疼痛(P=0.008)、肿瘤分期(P=0.000)、肿瘤大小(P=0.015)、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0)、化疗情况(P=0.016)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的Ki-67表达情况、发病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情况、绝经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深肌层受到侵犯、是否沿子宫侵犯、是否放疗是影响手术宫颈癌患者PFS的显著性因素(P〈0.05)。而患者p16和CK34βE12蛋白的表达、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初潮年龄、民族、职业、手术和化疗情况等对PFS无明显影响(P〉0.05),尚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Ki-67的高表达、低龄、早产、肿瘤分期晚、深肌层及沿子宫受侵犯、放射治疗均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16和CK34βE12蛋白的表达、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初潮年龄、民族、职业、手术和化疗情况仅与预后相关,尚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 标签: KI-67 P16 CK34ΒE12 宫颈癌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