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赫兹波THz是指频率在 0.1~10THz(波长在 30 μm~3 mm)波段内的电磁波,也被称为“T 射线”,其频谱介于微波与红外光之间,是人类尚未完全认知和利用的频段,在电磁频谱上形成所谓“赫兹空隙(THz gap)”。 近年来,随着各国持续加大对赫兹技术的投入力度,赫兹理论和基础器件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高,其应用涵盖了雷达探测、电子对抗、大气环境监测、医学成像、安全检查等领域。

  • 标签: 太赫兹 雷达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深部煤炭开采工作中,矿井水的防治一直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难题,若矿井水得不到及时处理,则会阻碍煤炭行业的快速崛起,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增值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将一部分精力分配到防治水工作上。目前,钻探技术是解决水害问题效果显著的一种技术,对钻探技术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煤矿 防治水 定向钻探技术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义282区块是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部署在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义282块构造一系列开发井,钻探目的主要是评价义282块南部沙四段产能及潜力,共部署了12口井,该区块施工的12口井完钻平均井深4427.8m,轨迹都为“直-增-稳-降-直”五段制。本文通过施工施工12口中的摸索和试验,掌握了该地区的地层特点,并且使用不同钻头型号以及多种钻具组合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形成该区块的钻井施工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论建设项目类型如何,都非常依赖从工程勘察工作中获得的数据信息,如果缺少这部分数据信息,就很难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在工程测量中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如果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不仅整体工作效率比较低,也会影响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质量,这就使得数据人工建模成为了其中的难点所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工程测量技术的开展,就应当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引入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GIS技术,通过计算机设备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建模,从而更好的提升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效率。

  • 标签: 测绘新技术 煤矿测量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路基与桥涵施工是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高速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以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与桥涵过段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出了加强高速公路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以期为提升高速公路整体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 标签: 高速公路 路基桥涵过渡段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自动化控制是当前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对于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强产品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还能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我国化工生产行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化工安全性生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不过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有自身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及优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 标签: 自动化控制 化工安全生产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必须要做好电气系统安装。才能保证建筑物功能完善,为居住人员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在进行电气安装工程建设时,施工企业要引进先进强电施工技术,才能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强电安装要求,对施工技术应用形式进行正确选择,并且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才能保证各个施工环节能够有效衔接,提高项目建设水平,避免安装期间出现突发性事件问题引发安全事故。本文就强电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强电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施工技术 分析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全面应用以及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这对企业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计算机应用 信息管理 优化整合
  • 简介:摘要以左心室顶部区域为代表的心外膜或心肌中层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较低。近年来国际上陆续有研究表明经冠状静脉途径靶向注射乙醇可有效治疗该部位起源室性心律失常,但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本文报道了2例经冠状静脉系统途径行双球囊技术辅助乙醇消融治疗心外膜或心肌中层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乙醇消融 室性心律失常 双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三尖瓣隔叶下方造影显示三尖瓣环,并以此为影像学标志,将起搏导线植入三尖瓣下方心室侧希氏束区域(即远端希氏束区域)。评价手术成功率,术中及随访期间希氏束起搏参数、起搏特点、导线对三尖瓣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共28例(93.3%,28/30)患者成功完成远端希氏束起搏。术中希氏束起搏阈值为0.4~1.9(1.00±0.42)V/1 ms,R波振幅为(5.4±2.7)mV。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的病例中,92.9%(26/28)的患者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夺获希氏束和周围心室肌的阈值分别为(1.03±0.43)V/1 ms和(1.05±0.73)V/1 ms。另外2例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患者的希氏束夺获阈值均为0.7 V/1 ms。随访(19.5±3.5)个月,患者希氏束起搏阈值[(0.97±0.41)V/1 ms对(1.00±0.42)V/1 ms,P=0.643]和R波振幅稳定。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三尖瓣反流加重情况。结论三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远端希氏束起搏多数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三尖瓣显像技术可帮助定位远端希氏束,完成目的性心室侧希氏束起搏导线植入。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远端希氏束起搏 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 三尖瓣隔叶 造影 放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