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干预医嘱处方的效果,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间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接受并进行干预处理的320份不合理医嘱,总结不合理用药类型,为提出改善意见提供依据,此外配药中心审方药师提出针对性纠正意见。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及干预的320份不合理医嘱中,主要类型包括溶媒用量不合理、溶媒类型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剂量不合理和用药频率不合理。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具有静脉用药配置职能,工作人员仔细审核可及时发现医药方溶媒选择不当、剂量差错等不合理问题,通过医嘱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时期社区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本社区的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本社区随机抽取100位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临床药品的使用及合理用药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4.0%。结论对社区临床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对保证社区患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 合理用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根据当前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公”.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科目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习惯,合理的设计小学语文的分层作业,充分的尊重孩子们的个性,让孩子们在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完成语文作业,将布置作业、完成作业起到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实际作用。

  • 标签: 小学语文 分层设计 因材施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诱发因素。方法本院对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8例西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应用西药时都出现了不良症状,对症治疗后,有90.91%患者治愈,9.09%好转;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与给药路径、药物类型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红肿、皮疹、瘙痒等。结论患者应用西药后极有可能出现不良症状,诱发因素比较复杂,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西药用药 不良反应 用药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推进,在小学低年段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遵循陶行知教育理念,从学生能力、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等多方面进行分层。助力小学生高效学习,使其能将语文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同时提高学习质量及语文综合能力。让分层教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全员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让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 标签: 陶行知理念 小学语文 低段 分层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按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西药房收到的处方1200张,将其中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到的600张处方常规管理作为常规组,另2021年7月-2021年12月收到的600张处方针对性管理作为针对组。对比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包括超适应人群用药、用药剂量错误、药物用法错误以及用药频率错误以及安全性、满意度评分。 结果 针对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0.83%比常规组8.33%低(P

  • 标签: 西药房 处方 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