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HPV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690名体检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和导流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其感染率、亚型分布及与年龄相关性。结果690份样本中阳性126份,总阳性率为18.26%,其中高危型感染率为17.39%(120/690),占阳性样本数的95.24%,并以52、58、16、51、39和53型为主(共109份);单一感染为主(103份)。41~50岁的受检者感染率最高,达21.58%(71/329),且高危型占95.77%(68/71)。结论涪陵地区高危亚型HPV感染占比较高,有必要加强定期筛查和治疗,以减少HPV的传播,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基因分型 宫颈癌 感染
  • 简介:摘要:现行的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对于保障军人在不同地区安心工作,鼓励和引导军人在特殊地区服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强军队地区津贴制度的优化,把握系统性、差异性、时效性原则,着力于归并地区津贴项目结构、合理定位地区津贴标准水平、完善地区津贴调整机制,以形成科学的地区津贴体系。

  • 标签: 艰苦地区 津贴制度 津贴等级 增长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行为特征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方法分析10个地区317 486名30~79岁非吸烟者在基线调查时的被动吸烟行为信息,描述其被动吸烟行为特征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结果按照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进行标化,我国成年人被动吸烟率为56.7%,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为66.5%,其中农村高于城市。周被动吸烟频率、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日均被动吸烟时长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城市地区的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随周被动吸烟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女性中湖南省的周被动吸烟频率较高,但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较低,日均被动吸烟时长最低,河南省却与之相反;与吸烟者共同居住者的被动吸烟率是从未共同居住者的2.27倍(95%CI:2.24~2.29),且在女性中关联更强(OR=2.61,95%CI:2.58~2.64),而在男性中二者无关(OR=1.01,95%CI:0.95~1.06)。女性除日均被动吸烟时长小于男性外,其余指标均大于男性;且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者的多数被动吸烟指标较高;家庭年收入较低者的被动吸烟率和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较低,但日均被动吸烟时长较高;女性在婚者的被动吸烟率、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较高,男性与之相反。结论CKB项目10个地区非吸烟人群的被动吸烟率、周被动吸烟频率、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和日均被动吸烟时长以及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共同居住年限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

  • 标签: 被动吸烟 与吸烟者共同居住 地区差异 人群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主要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第二次重复调查,对20个食物组进行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将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手握力和上肢肌肉质量(AMQ)分性别的最低五分位数作为判断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提取出2种主要膳食模式,平衡膳食模式以摄入多种食物为特征,米肉膳食模式以摄入大米、肉类、家禽和鱼类较多为特点。平衡膳食模式得分高者,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的危险性降低,对应OR值(95%CI)分别为0.83(0.74~0.95)、0.64(0.56~0.74)和0.82(0.72~0.93),且关联具有线性趋势(P<0.05);米肉膳食模式得分高者,低ASMI、低TSMI和低手握力的危险性更低,OR值(95%CI)分别为0.67(0.55~0.82)、0.69(0.56~0.85)和0.74(0.60~0.91),且关联具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平衡膳食模式和米肉膳食模式得分较高者的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更高。

  • 标签: 膳食模式 肌肉重量 手握力 因子分析
  • 简介: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而西部地区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点,也是难点。“一带一路”视阈下,西部各省市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路径存在共性。通过对贵州省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困境和原因的剖析以及对发展路径的探究,以点带面,建议西部省市将中外合作办学置于省域战略发展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扩大规模,提高层次,有效利用国家政策,拓宽合作范围,丰富教育资源,促进省域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