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氏杆菌病是家畜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的有3种,即牛型、猪型和羊型。1.症状猪、牛、羊的主要症状都是母畜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乳房硬块、外肿肿胀;公畜小腹下坠,睾丸阴囊肿胀,严重的坏死,关节炎症明显或关节明显化脓,不能站立。感染初期母畜有的产奶量很高,奶中带有血丝,后期个别病重,产奶量低。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家畜 慢性传染病 产奶量 症状 母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支气管炎患者1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入院先后分组。入院在前的7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普米克令舒治疗;入院在后的70例作为观察组,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呼吸指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相对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分压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血气指标,值得临床选用。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雾化吸入 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右胸径路使用切割闭合器闭合左主支气管残端瘘并一期或分期治疗左脓胸的经验。方法6例左主支气管残端瘘合并脓胸患者,采用右胸径路关闭、切断左支气管残端,并用带蒂胸膜覆盖远、近端切缘加左胸T管引流一期或分期处理左脓胸。结果6例左主支气管残端均闭合良好,随访103~548天,均无再瘘;其中4例无脓胸复发,1例放置T管引流后仍反复出现脓胸,间隔行T管引流,1例行左胸开窗引流患者等待二期手术。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法较胸骨正中径路手术创伤小,不易损伤左主支气管周围组织、脏器;腔内切割闭合器的使用,可降低左主支气管切缘出血、感染、再瘘的风险;T管引流一期或分期治疗左脓胸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案。右胸径路切割闭合器闭合左主支气管残端瘘并一期或分期治疗左脓胸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创伤小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左主支气管残端瘘 右胸径手术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切割闭合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油气管道铺设里程也在不断增长。在油气管道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产生不同性质的危害,而其中由杂散电流造成的油气管道腐蚀现象越来越受到的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油气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并对杂散电流腐蚀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提出了杂散电流腐蚀的防腐措施,希望对油气管道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帮助。

  • 标签: 油气管道 杂散电流 腐蚀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体外冲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5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冲击对脑卒中后指屈肌、腕屈肌以及肱二头肌痉挛改善的即刻效应和短期效应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加权均数差(WMD)=-0.84,95%置信区间(CI)为(-1.03,-0.65),P<0.01];体外冲击对脑卒中后手腕运动功能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优势[WMD=0.95,95%CI(-0.16,2.5),P=0.23];暂未有证据显示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WMD=-1.33,95%CI(-7.98,5.32),P=0.69]。结论体外冲击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痉挛的程度,安全性好,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痉挛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体中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1705c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原核表达Rv1705c蛋白基因,收集包涵体,裂解后透析纯化Rv1705c并测定其浓度,ELISA法检测细菌Rv1705c刺激巨噬细胞后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量,使用纯化并带有生物素标记的Rv1705c孵育人蛋白质组芯片HuProt™,筛选与Rv1705c相互作用的人类蛋白质,使用GenePix Pro 6.0软件对蛋白质芯片的信号图像进行数据提取,使用GO、KEGG等多个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GST pulldown验证Rv1705c与PSMA3、RSAD2的相互作用。结果纯化结果显示,Rv1705c在包涵体中表达,Rv1705c刺激巨噬细胞后IFN-γ分泌量显著上升。芯片结果显示共筛选出了29个与Rv1705c相互作用的潜在阳性蛋白质,其中PSMA3、NLN、THOP1、UPF3A、RSAD2、OMG、PNKD、STEAP3、MED8共9个蛋白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1.6。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候选蛋白PSMA3、RSAD2、C1QBP参与固有免疫应答激活信号转导,并且PSMA3、RSAD2与干扰素存在交互作用,GST pulldown验证PSMA3、RSAD2与Rv1705c确有相互作用。结论发现并验证PSMA3、RSAD2与Rv1705c存在相互作用,为Mtb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人蛋白质组芯片 Rv1705c 生物信息学 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