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作者: 刘晶晶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0-08-03
  • 出处:《中国教师》 2020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 200333 当今小学音乐基础教育主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不仅着眼于促进小学学生德体智的良性发展,也注重其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及创造性思维的启蒙。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自新课改以来,大量音乐教学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表明,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水平正高速发展,校园中的音乐基础教育更是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音乐教学研究也不断深入,如从审美价值体验、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到音乐审美哲学与实践的研究。但在此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中仍有许多难题急需解决。比如学生在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正确体会乐曲表达的情感;教师无法活跃课堂气氛,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等,而大部分问题的根源都是课堂中情绪体验环节的缺失。因此,掌握设计有效情绪体验环节的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代入感,是当代音乐教育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本文以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中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例,从三方面浅谈对情绪体验环节进行有效设计,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音乐课中情绪体验环节有效设计的重要性 当今小学音乐课堂中,很多教学环节不注重有效环节的设计,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点不高,无法正确把握乐曲的感情基调。音乐教师普遍容易忽略学生年龄特征,缺乏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单纯从自身出发去理解乐(歌)曲,自然无法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情绪体验,更无法使学生的音乐审美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能在充分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身独特的音乐审美;如何让学生在获得丰富体验感的前提下达到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音乐学科素质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以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中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例,从三方面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情绪体验环节进行有效设计、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水平的具体措施。 二、有效教学环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针对性教学的缺失,情绪体验环节与知识点教学环节发展不协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