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具体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的收集,对具体使用的针灸方法及具体时期进行分析。结果将收集到的文章整理汇总,完成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具体治疗方法统计的一套报告。结论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使用针灸,给予轻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为制定有效、简洁、易推广的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施治规律。方法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的大量采用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搜索。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Excel分类整理相关数据,分析相关数据探讨该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选穴处方、操作方法、疗程及疗效。结果在采用针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时,主要采取辨病取穴并集合辩证配穴或辩兼配穴进行治疗,选取任督二脉、足太阳膀胱经、部分经外奇穴及11条经脉腧穴,其中所用频率较多的穴位有太冲、心俞、气海、百会、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肝俞、足三里。治疗时主要采用2种以上的针灸方法进行配合治疗,其中毫针治疗法使用最广泛,共有204篇(44.9%),一般1~7天为患者施针1次,共施针7~50次,平均施针(23±12)次。结论可采用电针、拔罐、毫针刺、灸法等针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但在临床治疗中医疗人员一般结合2种以上的针灸方法进行配合治疗;一般以任督二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为主,而高频穴一般选太冲、心俞、气海、百会、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肝俞、足三里,在治疗过程中,其疗程相对较长的疗效较好。

  • 标签: 针灸治疗术 慢性疲劳综合征 施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