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手术综合治疗T4b期下咽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收治的77例下咽癌T4b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7.0±8.0)岁。治疗方式均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和不良反应,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同时对死亡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77例患者76例(98.7%)完成了制订的化疗计划,73例(94.8%)完成了放疗计划。治疗过程中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足1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2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50/77,64.9%)和2级白细胞减少(50/77,64.9%)。治疗结束后76例患者喉功能保留好,3级重度声音嘶哑发生率为7.8%(6/77),有1例(1.3%)患者因吞咽困难行胃造瘘术,其余患者发音及吞咽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保留。生存分析显示,总生存率1年为71.9%,3年为45.6%,5年为29.7%。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原发部位的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以及使用何种放疗设备是影响晚期下咽癌T4b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95%CI)分别为1.867(1.085~3.213)、3.018(1.437~6.335)、0.372(0.181~0.764)、2.158(1.015~4.588),P值均<0.05]。发生率最高的两大死亡原因分别为疾病复发(12/32,37.5%)和颈部大血管破裂大出血(11/32,34.4%)。结论针对T4b期下咽癌,利用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方法保喉率高。此外,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内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物、使用何种放疗设备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下咽肿瘤 液化坏死 喉功能保留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NF-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随访1年,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术后1年内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率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其中5例发生少量内漏,1例术后脑梗死,未出现截瘫、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手术前后患者血清IL-1β,INF-γ,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3.24±0.19)ng/L比(2.02±1.16)ng/L,(2.65±0.23)ng/L比(1.14±1.27)ng/L,(1.51±0.17)ng/mL比(0.73±0.34)n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7,P=0.001;t=6.071,P=0.000;t=7.314,P=0.000)。随访1年,病死率为5.00%(2/40),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率为5.00%(2/40)。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LQC-30不同维度评分:情感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评分递增,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4、7.109、5.134、6.925、5.197,均P=0.000)。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并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支架 血管成形术 围手术期医护 手术中并发症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