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作者: 刘呈水(固安县马庄中学河北固安065500)
  • 学科: 文化科学 > 学前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当代教育之窗》 2009年第12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G16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16-0214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呢?我认为应突出“五变”。1.变“备课”为“备学”传统的教学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备课时多从“本(课本)情”、“师情”出发,“备”中无人,无的放矢,致使政治课教学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学习方式机械、呆板,生吞活剥。所谓“备学”即备学生、备学情,指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能力、行为习惯、思维特点等来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教学方法。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人,首先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目中有人,即“备教”,更要“备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2.变“讲堂”为“学堂”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政治课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比较普篇,课堂成了“讲堂”,教师成了“讲师”,学生则成为看客、听客。这样传统的说教,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用巧妙的方法让他们的头脑摆脱思考,事实上,这样做是学生的头脑日益迟钝起来。”因此,要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首先,要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做到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其次,进行学法指导,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即因材施“教”,又因材施“学”,使之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呈水(固安县马庄中学河北固安065500)
  • 学科: 文化科学 > 学前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当代教育之窗》 2009年第12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G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1-19-0154创新是知识经济年代的显著标志,其核心是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政治课教学第一线人员,应将创新意识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中,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结合初中政治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步尝试和探索。
  • 简介:

  • 标签: